奢侈品市場面臨一次革命
5月27日上午,Gucci中國各大門店前排起了長隊,這不同尋常。以往這樣的排隊購買出現在海外,購買“便宜的”奢侈品是很多中國游客的重要出行目的。
奢侈品在中國是真正的“奢侈”品。以Chanel Le Boy手袋為例,調價前在中國的售價約32700元人民幣,在歐洲的售價約為3100歐元(約20514元人民幣),相差約1.2萬元。調價后,LeBoy手袋中國售價降至26000元人民幣,在歐洲漲至3720歐元(約24617元人民幣),差價縮小至1300元。
香奈兒品牌事業部總裁BrunoPavlovsky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降價后,除香水外的所有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價格將不會超出歐洲同樣產品5%。奢侈品牌通過內部調整,讓中國市場的價格接近了全球零售價的正常水準。
一種說法是,奢侈品在中國市場撐不住了,業績的下滑促使奢侈品牌下了決心,解決多年來的頑疾。
開云集團財報顯示,Gucci今年一季度在全球銷售業績下跌了7.9%。Prada在2014年度凈利潤也首次下降,在最大市場亞太區的銷售額較上年下跌3.1%至12.53億歐元,其中中國內地的銷售額下跌了6.8%。歐萊雅2014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也在14年來首次沒有達到兩位數。
但實際情況卻并非消費能力遭遇瓶頸。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第一次出現1%左右下降的同時,2014年海外代購市場的規模已達到約550-750億元,前往日韓旅游消費的游客增長了約60%(據貝恩咨詢《201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
誰都可以看得到這個市場的潛力,但價格讓這個市場扭曲。對品牌來說,代購侵蝕了品牌潛在的利潤空間,也擾亂了分銷渠道。代購過程中出現的假貨也為品牌形象帶來了不可控的風險。越來越多人開始去海外購買,中國的門店淪為體驗店,同店銷售下滑。去年底開始,各大品牌陸續將海外代購占比納入財報的一部分。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學副教授王婧認為,對于品牌來說,中國顧客在海外購物,對品牌顧客管理系統(CRM)的影響非常大。因為品牌在各個市場的CRM系統并不相通,流失顧客數據對品牌的長期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她認為匯率波動、減稅只是奢侈品牌降價的觸動點,決定降價的品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