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仍然顯現出一些新特點和新亮點
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對外貿易仍然顯現出一些新特點和新亮點。主要體現在貿易方式更趨合理、貿易伙伴多元化取得積極進展、民營企業對外貿易顯示活力、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等。
目前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一大出口國,結合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情況,2015年我國仍將保持貨物貿易總值全球居首這一地位,出口市場份額也將達到13%,較上一年繼續有所提升。
根據WTO月度統計測算,2015年1-9月全球貨物貿易出口額下降11.1%,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印度、南非、巴西出口分別下降6.2%、12.8%、9.2%、6.6%、16.6%、7.9%和16.8%,而我國在國際市場的份額,由2014年底的12.4%提升至約13%左右。2015年以來,在各貿易體出口都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我國出口降幅最小,12月更是呈現正增長,因此我國在全球市場份額得到提升。
例如一般貿易出口比重,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都有所提升。在“穩增長、調結構”相關措施的大力推進下,2015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值為13.29萬億元,比上年下降6.5%,占進出口總值的54%,所占比重較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2.2%。加工貿易進出口則下降10.6%。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增速超過30%,市場采購貿易增幅超過70%,帶動了大量中小微企業出口,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
2015年我國在進口方面更加注重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要零附件的進口。據海關統計,2015年我國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加。其中,進口鐵礦砂9.53億噸,增長2.2%;原油3.34億噸,增長8.8%。同期,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下跌11.6%。其中,鐵礦砂、原油、成品油、大豆、煤炭和銅等大宗商品價格跌幅較深。同期,我國出口價格總體下跌1%,跌幅明顯小于同期進口價格總體下跌幅度。
高新技術產品和百姓日常消費品進口逆勢增長。2015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同比增長0.7%,占進口總值的32.6%,提升4.5個百分點。同期,新鮮水果及堅果進口增長高達11.9%。
2015年,歐盟、美國、東盟為我國前三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值分別為3.51萬億、3.47萬億和2.93萬億元。同期,我國對東盟、印度等新興市場貿易相對表現較好,其中對東盟雙邊貿易值略降0.6%,對印度增長2.5%,表現均好于進出口總體情況。
2015年以來,我國新興貿易業態茁壯成長,國家推出一系列新舉措,促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興貿易業態實現快速發展。例如自試點以來,截至2015年11月底,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等7個試點城市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業務,驗放包裹1億件,貨值超過155億元。
2015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9.1萬億元,微降0.2%,比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表現都好,占總值的比重為37%,比上年同期提升了2.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3.1%。
據測算,2015年我國貿易價格條件指數為112.1,表明我國出口一定數量的商品可以多換回12.1%的進口商品。2015年1-11月份,僅原油、鐵礦石、塑料、大豆、成品油、天然氣、紙漿、谷物、銅精礦等11類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就合計減少付匯1820多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5萬億元)。一方面表明我國貿易價格條件明顯改善,對外貿易效益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意味著國家和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企業成本降低,有利于我國企業效益和競爭力的提升。
據海關統計,2015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8.15萬億元,增長1.2%,占出口總值的57.7%,較上年提升1.7個百分點。同期,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家具、塑料制品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總值2.93萬億元,下降1.7%,占出口總值的20.7%;其中,玩具、家具、箱包、塑料制品出口保持增長。手機出口增長8.8%,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增長7.2%,對東盟、印度、拉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