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出口的正增長不是那么難的事情
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1—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71671.0億元,同比下降4.4%。其中,出口41373.6億元,下降2.1%;進口30297.4億美元,下降7.5%。從月度數據看,4月當月出口增長4.1%,連續兩個月正增長。
4月外貿運行主要呈以下特點:
一是出口連續兩個月正增長。4月,我國出口延續增長態勢,雖然增速較上月回落14.6個百分點,但環比增長7.2%。
二是對傳統市場出口回穩。4月,我對東盟、歐盟和韓國出口分別增長12.6%、9.7%和3.8%,對美國和日本出口分別下降3.8%和6.2%。對部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保持增長,對菲律賓、泰國、印度出口保持增長。
三是一般貿易出口連續兩月正增長。4月,一般貿易出口增長8.1%,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出口下降8.2%,已連續14個月負增長,拉低整體出口增速2.9個百分點。
四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好于機電產品。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2327億元,增長11.8%,增幅高于整體出口7.7個百分點,其中,玩具、塑料制品和箱包分別增長22.7%、17.3%和16.9%。機電產品出口6499億元,增長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3107億元,增長0.8%。
五是民營企業成為出口增長的主力軍。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7.3%,占比提升至47.3%,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出口分別下降2.5%和4.9%。
六是東部地區出口回穩。東部地區出口增長5.4%,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出口下降7.5%。
相關鏈接:
昨日,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最新報告《工業4.0:未來生產力與制造業發展前景》指出,未來隨著工業4.0技術在中國的推廣和采用,將使中國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高達25%,由此可額外創造6萬億元人民幣的附加值,并影響上百萬從業人員的工作。
在BCG看來,雖然完全落實工業4.0技術需要20年的時間,但未來5-10年內技術的大幅進步會使得輸家和贏家間的差距不斷拉大。
報告指出,在中國,工業4.0帶來的收益主要體現在生產效率提升上。未來5-10年間,越來越多的本土公司會遵循工業4.0時代的要求發展,這將提升國內制造業的整體生產效率。轉換成本(不包括材料成本)的提升幅度為15%-25%。如果將材料成本考慮在內,那么能實現5%-8%的提升幅度。據計算,制造業累計產品銷售成本約85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工業總體生產效率有4萬億-6萬億元的提升潛力。各行業的改善程度會參差不齊,例如工業元件生產商可能實現最高的生產效率提升幅度(20%-35%),而預計汽車公司的提升幅度為10%-20%。
報告還指出,不斷崛起的中產階級擁有強大的消費升級意愿,這也將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全社會對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的需求將日益增加,這反過來會促進各方運用工業4.0技術來應對生產的復雜性。
另外,報告還認為,工業4.0時代將大力改變產業工人完成工作的方式,并將創造全新的就業崗位,同時淘汰一些過時的崗位。這就意味著勞動強度大的常規工作崗位會不斷減少,而更多的工作崗位需要具備靈活應對、解決問題和提出定制化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工業4.0的大背景下,企業要獲得工業4.0技術所需的能力,就必須投入大量時間和經歷。中國企業和政府必須密切合作,對專家和員工的教育培訓進行持續性投入,把我工業4.0帶來的寶貴機遇。”BCG合伙人、運營專項大中華區負責人杜偉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