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奢侈品品牌為什么都去賣包包了?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過去幾季,Vetements和Gucci引人注目,你可能也注意到了那些爆款——連帽衫、機車夾克、復古拼接牛仔褲等等。
盡管這些單品讓人怦然心動甚至念念不忘,但事實上,讓大多數奢侈品品牌荷包鼓起來了的可不是這些T臺上走秀的衣服和褲子,而是配飾,尤其是包包(“包”治百病的包)。
“很多T臺走秀款從來沒有投入過量產,它們走秀的目的也是為了做市場宣傳。歷史上傳統的奢侈品品牌已不復存在了,現在它們都在賣包包。”洛杉磯的復古店Decades的創始人,曾被評委“最有影響力的時尚面孔”的CameronSilver說。
包包代表著奢侈品市場里的一個特殊品類——價高且能保證原價銷售。根據巴黎銀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配飾,特別是包包在奢侈品市場有決定性地位。在2016年,配飾的銷售額占到了全球奢侈品市場的30%,而在2013年這個數字是18%。

2015年財年,旗下擁有Gucci、YvesSaintLaurent等品牌的開云集團的總收入是79億歐元,其皮具部門的收入超過其總收入的50%,而成衣的收入只占到其總收入的16%。
對于占到LVMH集團總收入三分之一的LV來說,包包的收入在LV也相當樂觀(LVMH集團將成衣和配飾一起放在了Fashion&LeatherGoods,難以分別得到兩個品類的數據)。現在,LV的手袋還有其他配飾的共有180個產品,而其女士成衣一共只有380個產品。
對于不屬于任何奢侈品集團的獨立時裝屋Chanel(不公布財務數據)來說,包包的收入占比很重。BizJournals曾分析過Chanel的收入:Chanel的時尚品類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包包,占到了這個品牌總收入300萬美元的50%左右,另外一大部分收入則來自化妝品。
既然包包和配飾這么賺錢,為什么這些奢侈品品牌還要在T臺上瘋狂地展示成衣,而不只是包包呢?答案很簡單:它們只是想要用成衣來保持品牌的曝光度,在T臺上做營銷,最終為的是讓消費者買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包包、鞋子或者口紅和粉餅。差不多就是時尚圈里老生常談的一個道理:讓香水成為年輕人擁有的第一件奢侈品。
但你需要明白的是,奢侈品品牌的產品可不只是一件衣服,或者一種風格,它們賣的其實是IP。雖然在最初這些時裝屋是以售賣成衣起家,有時候也會做更洋氣的高級定制走秀,但現在它們和大部分中產階級的消費者產生關聯的部分就是價格更親民的包包、鞋子和口紅。
而這些包包、口紅和太陽眼鏡通常都是通過授權IP交由第三方來“外包”生產。
全球最大眼鏡制造商Luxottica就負責PaulSmith、MiuMiu、GiorgioArmani、Dolce&Gabbana、Tiffany、Versace、ToryBurch、Coach等品牌的太陽眼鏡的生產。而開云集團也是在今年10月才剛剛從全球第二大眼鏡生產商Safilo集團收回了Gucci眼鏡的生產線,將會從設計、生產、供應鏈、品牌、營銷到銷售全面控制眼鏡生產線”。
Chanel仍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雖然Chanel把眼鏡交由了Luxottica來生產,但仍然堅持把香水和化妝品都握在手里自己生產。根據彭博社的消息,盡管香奈兒在成衣和皮具拼配也表現良好,但還有一部分收入來自它的高毛利產品——香水和化妝品。
Balmain也是這樣的生意模式。這個品牌在全球只有不超過10個旗艦店,其2012年的總收入來說,其50%的收入都來第三方生產的授權產品。同樣,它的副線PierreBalmain也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在做生意。
對于這些高級時裝屋來說,這種商業模式行之有效。盡管消費者買不起4000美元以上的Chanel成衣,但她們仍然想靠這個優雅的品牌近一點,這也是為什么600美元的Chanel太陽眼鏡和90美元的粉餅會賣得很好。

“你需要看看它們的生意模式,這是一種混合型的生意模式,成衣對銷售額的貢獻實際非常小,它們都是為了太陽眼鏡、化妝品、護膚品和香水做廣告。”Chanel的前任數字總監KatalinaSharkeydeSolis說。
那個渾身上下散發著意大利西西里風情的Dolce&Gabbana也是這么干的。2015年6月,它有點坐不住了,推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款指甲油,一共47個顏色。這么做也是為了用這款28美元的指甲油打開年輕人的錢包,等她們有錢了,興許就能買一件售價超過5000美元的Dolce&Gabbana棉質混紡蕾絲禮服售。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