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讓銷售團隊快樂銷售的心態管理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渠道大動脈,既通暢又跳得健康有力呢?
其一,制定和堅定不移的執行電話回訪、人員拜訪制度,為理貨及陳列工作做規范并不妨建立實施表格。
其二,對客戶開展分類定級。把A、B、C類店中每類里面銷量及貢獻比較高的終端找出來,建立特別檔案特別對待;同時就終端的客情關系及影響銷量的關鍵指標——陳列位置、排面大小等單獨定級,以便維持及改善。
其三,多用績效說話。維護是做客情、做排他……歸根結底就是做銷量,只要維護及維護中的市場改進得法,銷量提升往往都是比較快的。比如,產品陳列位由差到好,銷量就可能出現30%、50%甚至是幾倍的增長。有這么誘惑并具說服力的東西,為什么不與自己的銷售團隊分享,讓大家參與到“維護提升銷量”的計劃中來呢?
其四,讓我們的銷售團隊明白:自己越重視自己的產品,客戶才能重視你的產品。要實現這點,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變被動為主動,甚至去幫客戶多做點事。比如就不少連鎖店而言,因為“要貨多了銷售不理想要罰款”等管理體制上的限制,門店都不敢多要貨,這就造成我們的產品在一些店面賣得差不多了,貨架空了,卻因為門店貨品申請不及時影響銷量的問題。
我們為什么不在帶著抹布去理貨的時候,同時清點各個門店的貨品數量,向店長提出補貨要求,匯總編制書面材料后,遞交該連鎖總部做配送提醒呢?
其五,以身作則養成多臨終端的習慣,即可掌握市場一線信息又可帶動自己的團隊,何樂而不為呢?連宗慶后每年都會把一兩百天的時間花在市場上,我們又為什么不能呢?
這條路子行不通?
與這句話所對應的是:主意多易搖擺,尤其是在稍微碰到一點挫折的情況下。有這么一家做休閑性功能食品的企業在這個方面體現得非常典型。
先說價格。整個團隊中有人說零售價要定到12元,有人說10元是一個坎要定在9塊多,還有人說最好定在8元,爭論得一塌糊涂。最后按9元定了,找了幾家小店做測試,發現價格還是偏高是一大抗性,于是就參照某大競爭品牌的價差利潤體系把零售價回調到7塊,基本上是對手給終端、給經銷商多少個點的利潤,我就給終端、給經銷商多少點的利潤,盡管自己企業實力、市場投入都遠遠不如對手。但成本影響定價,這個價格還是比對手高了近90%,所幸的是該產品無論是在概念、成分、品質、包裝等方面都比對手強。價格回調后,走貨量得到了比較明顯的改善。
但是面對鋪貨過程中,部分終端因嫌零售價高暫時性的拒絕進貨,和對手走量紅火等原因,團隊中又有人說價格要繼續下調,可如果在成本不減的情況下再降,連分銷渠道就做不了了。說到渠道,也正是因為少量終端嫌價高鋪貨遇到了一定阻力的原因,銷售團隊有保健品藥品從業經歷的人又搖擺了,就從商超,轉向了OTC,盡管前者才是產品的主渠道。可是OTC和商超渠道完全是兩種運做模式,你要不想交高昂的進場費做高毛利產品的話,通常是30扣、25扣……根本就沒辦法做。這么東一棒子西一榔錘的折騰下來,商超沒做深、OTC也沒做深,自然是沒有形成鋪貨面上不了量,還耽擱了寶貴的時間。
對大家尤其是對廣大熬不起時間的中小企業來講,沒有誰想碰到這樣的窘境。要想避免自己的銷售團隊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有必要在以下幾方面多管齊下。
其一,確保自己行進在正確的軌道上。這即意味著自己在做決策下命令的時候,要為自己找到更多的依據,要科學;又意味著凡事安排下去必求結果。而不是跟著大家一起搖擺。
其二,尋找容易出成績的突破口。比如什么渠道什么售點容易進入能比較好的起量,在物料、活動及其宣傳上的支持,都能夠幫助大家樹立及堅定信心。
其三,分清責任。什么樣的崗位就對應著什么樣的責任與權力,制定任務和規則是管理者的事情,就銷售團隊的普通成員來講,他們更應該考慮的是在既定的方針下如何做好鋪貨和陳列,而不是越俎代庖的替代管理者的位置。也就說要讓銷售團隊的成員明白,只要你們把鋪貨、陳列做上去了,不起量,責任是公司的而不是你們的。
其四,立場堅定并不是說就要壓制大家提意見、提建議的積極性,該參考的、該采信的還是得參考、得采信,只是需要提高自我的辨別能力。
其五,提高執行力。既然制定了目標,就應該在行進的道路上有保障的制度與措施,有負責督導的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