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層發生沖突或許是件好事
多年來商學院一直灌輸給人們的思想是,英明果斷的領導能使企業受益良多。面對反對意見,沒有人會友好相待,而強勢的領的更視異議為一種威脅。但是這種思想強化過度的結果,便是任何不同意見均會遭到領導的扼殺,直到再沒有人敢于提出反對意見。
但是,康諾思(Cognosis)戰略咨詢公司的管理合伙人理查德•布朗(RichardBrown)認為,如果把缺乏公開的反對聲音誤認為意見統一,那無異于自欺欺人。他說:“高聲吵鬧、面紅耳赤的爭論以及拍桌子叫嚷比起退縮、被動、忍氣吞聲地接受對企業造成的機能障礙要小得多。因為沉默并不代表著別人都同意了你的觀點,大家不過是暫時把怨氣咽下,但一有時間便四處散播。其結果是軍心動搖,人心渙散。”
康諾思公司曾對來自國有企業以及私有企業的大約3500名企業最高領導、高層以及中層管理者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那些鼓勵、歡迎不同意見并處理得當的企業,做出的戰略決策遠遠好于那些壓制不同意見的企業;此外,企業上下對于最終戰略決策的理解和擁護程度,前者也遠高于后者。
布朗說,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顯而易見。首先,最佳的決策會考慮到各方的不同意見,并且,“制定策略時接受不同意見的挑戰,從本質上講,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得到傾聽,會讓人有強烈的參與感——他們覺得自己無論從心智上還是情感上,都參與到了決策之中。因此人們在執行這樣的決策時會更有動力,也更希望其成功。但是對那些不曾參與的決策,他們的感覺則完全相反。”
布朗指出,雖然許多參與調查的管理者都能夠理性地認識到這一點,但大部分企業都刻意回避不同意見,人們往往對那些勇于提出不同意見的人表示敵意,約60%的受調查者認為,提出反對意見的人,是典型的麻煩制造者。在這項調查中,鼓勵反對意見的不足一半,明確表示不希望聽到反對意見的占25%,僅有10%的調查參與者表示自己企業的管理層會經常出現意見相左的情形。
培養挑戰權威的企業文化
康諾思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0%的企業管理層,面對企業決策會提出挑戰性質疑。很明顯,在人們的認識和實際做法之間出現了一條深深的鴻溝。
怎樣才能擁有布朗所說的那種能促進企業機能——而非導致機能障礙——的反面意見,且避免使之淪為個人攻擊呢?
布朗認為,首先必須從企業高層開始,在企業內自上而下地培養挑戰權威的文化。他還指出,如果一個企業的領導和高級管理團隊歡迎來自各方的不同意見,那么這家企業上上下下都會形成一種善于質詢的習慣和氛圍。
“很難找到一個同心同德的領導集體,”布朗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招募的人員質量不高造成的:領導都傾向于選擇符合自己意志的人,而不愿意挑選那些與自己的風格、個性、和做事方法形成互補的人。由于領導層的這種偏見,企業在人才招募時,會傾向于選擇那些分析型的、只看事實的、實用、且只知埋頭干活的人。這樣的領導成員,大多缺乏創意,少有創新,也不大會利用直覺或是通力合作。
科克布萊特(Kirkbright)咨詢機構總裁、企業管理發展咨詢專家格雷格•奧姆(GregOrme,)————認為,在企業決策形成的最初階段,應該盡可能多地傾聽來自各方代表的聲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