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不僅是把企業做大 更重要的工作是如何保證企業順利傳承 看看這些大佬如何安排自己的接班人
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大都屬于起步于改革開放前后的創業者,在時代機遇和個人奮斗的雙重作用下,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這些企業家有柳傳志、任正非、王健林、劉永好、宗慶后等,但隨著這一代企業家年齡的增長,都面臨著一個很迫切的問題——尋找合適的接班人。有很多企業家將企業順利的交接到了子女的手上,如“李嘉誠-李澤鉅”、“宗慶后-宗馥莉”、“劉永好-劉暢”、“曹德旺-曹暉”等“父承子/女”的模式。但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二代接班是個永恒的話題,這個過程并不容易。
曹德旺見不得兒子太舒坦
“玻璃大王”曹德旺最終還是決定讓兒子曹暉接班。但為了把曹暉培養成合格的接班人,曹德旺沒少“折磨”他。大學畢業后,曹暉在車間工作了六年,主要負責幫師傅跑腿、替別人加班等工作,后來當了車間主任。工廠的事情熟悉后,又被調到香港做了六年銷售。但曹德旺看不得兒子過得太舒坦,當時正好美國分公司出現掌控危機,他又被調去美國呆了六年。而國內需要他的時候,他又被調了回來。
在這樣極富挑戰的工作狀態之下,曹暉慢慢展現出了管理才華和領導力。即便這樣,曹德旺還是為他早早布局了一個強勁的團隊來輔佐他,所以實際上,他是將公司的經營權傳給了以兒子為首的團隊。他還特別對自己多年的副手白照華說,“你幫我帶帶這個孩子。”這樣,曹暉就成了團隊的精神領袖。
宗馥莉在父親那里遭遇最大挫折
2005年,宗馥莉從美國學成歸國,正式進入娃哈哈工作。任娃哈哈集團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主任助理,之后歷任蕭山基地管委會副主任、杭州宏勝飲料集團總裁等職。工作期間,為宏勝飲料實現營收41億元。后又被任命為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與公眾對“富二代”養尊處優的印象或偏見相比,宗馥莉堪稱“最勤奮的公主”。她幾乎是公司每天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她強烈的“工作狂”勁頭,跟她父親簡直如出一轍。
雖然在公司的表現越來越出色,但他與父親在經營理念上的分歧也慢慢浮出水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她與父親之間因管理風格不同導致的矛盾,竟成了她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在接受鳳凰財經的采訪時曾說道:“他們每天都在等著老板(宗慶后)的指示,然后突然間等不到會說,我今天干嗎呢?我不知道。公司有制度,只不過這些制度相當于形同虛設,大家習慣了等老板每天晚上傳真,然后寫1、2、3、4、5、6、7,然后誰干嘛、該干嘛。”
除了管理理念不同,宗馥莉對娃哈哈多元戰略中的零售業務也有自己的想法。她最想做的,是把娃哈哈品牌跟健康、營養聯系起來,讓娃哈哈更加國際化、多元化,圍繞主業向上下游發展。
魯冠球:有人能力超過魯偉鼎就可以換掉他
有一個傳說這樣描述魯冠球父子倆:從小頑皮的魯偉鼎在學校里就不是那種很乖的學生。一天,老魯在一輛狂奔的大卡車后面看到正在表演“生死時速”的小魯。這個場面除了讓他心驚肉跳之外,促使他做了一個決定:由老子親自培養兒子。
自此,高中沒有讀完的魯偉鼎就被父親送到新加坡讀書。臨走時,他只對魯偉鼎說了一句話:“別給我丟臉。”在那里,魯偉鼎學了半年企業管理后回國。之后,魯冠球每天帶著他一起上下班,教他如何處理企業的各種事務。1971年出生的魯偉鼎就這樣早早地進入了萬向集團,從機修工到車隊負責人再到其他崗位輪轉;1992年,21歲的兒子以“偉鼎”之名出任集團副總裁。期間,萬向錢潮在1994年成功上市、萬向美國公司于1994年成功創立。1994年,23歲的魯偉鼎被父親推到了臺前,擔任萬向集團總裁。
“少掌門”實現了成功轉型,但魯冠球曾說:“現在我選我兒子,如果將來有能力超過我兒子的優秀人員出來,只要能夠把企業搞得更好,能夠為農民多增加收入,為農村富裕做出貢獻的,我可能會要調一個,這個是可以改變的。”在更多的場合,老魯談及自己的兒子都是處處讓他感覺滿意。
劉暢叛逆,不服從劉永好安排
十五六歲時,劉暢就到了美國,一個小女孩要面對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社會體系。尤其是在讀書的時候,劉暢吃了不少苦,因為國內國外的學習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在國內時,每道題都要有標準答案。但在國外,每道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和正確答案,她因此沒有做出老師交代的題目。漸漸地,這些不同讓一個只有十四五歲的小孩子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她后來決定回國讀大學。但因為這個決定,與家里吵得不可開交,父親劉永好與她嚴肅談了一次,告訴她,回來可以,但是一定不能呆在成都,因為成都太多好玩的,要么去北京,要么去上海。后來,劉暢選擇了北京。18歲那年,劉暢自己一個人拉著行李到北京上學,開始一個人的生活。
初來北京的劉暢不習慣出租車師傅的語言,就以為是師傅在罵自己,于是十分憤青般地扔下一百塊錢就走了。好強的劉暢一邊流淚一邊在心里發誓,一定要把北京話說好,一定要在北京找到愛吃的東西和喜歡的朋友,要活出個好樣子來。在這些問題上,劉暢與劉永好有過反復的爭吵和多次的沖突。
任正非內部信斥責女兒分管的團隊
去年,在華為《管理優化報》刊登了一篇名為《一次付款的艱難旅程》的文章。該文主要內容是,華為內部的財務審批流程太復雜、財務人員經常設阻力等。
而正是這篇文章讓任正非發飆,直接發內部信斥責女兒孟晚舟分管的財務團隊。這封由任正非直接簽并發給華為董事會、監事會和全體員工的總裁辦電子郵件內容如下:
“據我所知,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為業務服務、為作戰服務,什么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們希望在心聲社區上看到財經管理團隊民主生活發言的原始紀錄,怎么理解以客戶為中心的文化。我常感到財務人員工資低,拼力為他們呼號,難道呼號是為了形成戰斗的阻力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