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創新要遠離傳銷,不為守舊從新包裝傳銷
被打怕了,又不拋棄傳銷作真正創新,直銷界就有人開始比拼“包裝”來當作創新。
今天就回顧總結一下這幾年來有哪十種創新包裝早已使用過、但還是避免不了挨打,甚至07年出現十余家“特大包裝”型傳銷集資企業又相繼被槍斃的教訓,提供給用包裝當創新的愛好者們借鑒;看您下一步,又能創新出什么包裝傳銷的高招,確保傳銷企業基業長青?
在務實案例微觀剖析前,先務虛談談宏觀的大道理。因為天下的小道理終歸是要由大道理管著的。
正確的直銷模式的創新出路,應該是徹底的拋棄傳銷之道,創新出決裂傳銷而不再涉嫌的新營銷模式才是正道和光明的出路。
遺憾的是,有些人死認為離開了傳銷本質,誤認為就是根本不可能會有行得通的、還能使用倍增法的其它可行之道,所以結論就是還要頑固的堅持傳銷道路,還是得要言必稱希臘——只是單獨強調堅持國際上的本源定義的特征,確忘記了自己是中國人要走中國特色的直銷條例中的定義。為了守舊而創新,就一次一次再一次地包裝出更巧妙地套路來保護傳銷,指望新包裝的創新模式能把傳銷本質掩蓋的工商、公安看不穿,從而企盼逃避掉國家的監管;表面上是為了守法而創新,其實質是為了抗法(中國的直銷定義)而干擾亂局。
筆者認為:凡是不觸及“禁傳”的什么直銷模式創新,都是換湯不換藥的穿新鞋、走的還是傳銷老路。創新直銷模式的主題,應該是幫助企業如何能不再涉嫌傳銷、才能談到可持續發展;在創新直銷模式時不研究傳銷的本質?并在新模式倍增法運作中排除掉傳銷的三大禍害點,又怎么能夠迷惑的住那火眼金睛的工商和公安呢?他們是職業化的深入研究傳銷本質十幾年啦!一句話,他們不是你孫猴兒72變所能唬的過去的。只要臥底偵探者深入掌握您的獎金分配內部真實的買單獲得資格、吃發展下線而來的多層次傳銷團隊計酬行為的鐵證據,即使你有99塊長板的木桶,也不會表揚你的99個包裝有那么多的好處!就憑你那一塊傳銷式獎金分配制度的短板軟肋,就足以精確的定性為傳銷模式,您就壽終就寢、全功盡棄啦。
解決不了真正的遠離傳銷的直銷創新,最后吃虧的還是始作俑者,又要制造出一批倒霉的企業和進去更多的直銷高人,禍害一大批難民,還要多少影響了一批好領導的仕途,又令群眾吃了一虧又一虧,上了一當又一當,其實當當還是一個樣——巧包裝、真傳銷。
一、從《禁止傳銷條例》出發,傳銷有此三大禍害點,您的創新模式中能得到禁止嗎?
1、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2、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從《直銷管理條例》出發,直銷有此三大規范點,您的創新模式中能得到規范嗎?
1、是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嗎?他們中大多數是不轉身搞傳銷的。
2、是不得以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嗎?他們都不買單嗎?
3、做到了任何個人不得招募直銷員嗎?沒有人人都在發展下線嗎?
禁止不了傳銷這些特征,又能夠侈談出什么創新了直銷模式呢?
從事直銷創新,又不研究如何禁止傳銷這三點,規范直銷這三點,這種創新可靠嗎?。
擺平不了雙三點,只是躲避雙三點,鴕鳥戰術能確保直銷的創新模式不涉嫌傳銷嗎?
筆者認為:直銷模式的創新,首先要確保不再涉嫌傳銷的這三大特征,才是負責任的。
我們一起來回顧總結中國十大創新守舊保護傳銷模式的包裝術:
1、最原始的包裝:看誰的公司氣派、網頭權威、產品過硬、獎狀金杯、比裝潢等硬件。
2、后來的傳銷創新高了一個層次——比文化高尚、企業手冊、產品手冊、經銷商手冊之高檔精美印刷和活頁的厚度達到5厘米,一看都把你唬住啦,公司的實力真大呀,這么偉大的軟系統,比那硬件更重要,拉下線就太容易啦!因為咱們真正的傳銷靈魂哪是賣產品哦!我們的賣點是賣機會、賣觀念。誰計較你的生產工廠產品在何處,人家只要這些理念高尚、道理充分、說法、表達包裝的好,就一拉一個準,下線的錢,嘩啦啦交上來了;傳銷老板早已心知肚明:本公司的所謂直銷員也不屬于真正的消費者,傳銷行為也不屬于消費行為,也不會受到“消法”的保護,干脆就是賣發財人生的概念和賣文化,撈到非法融資、集資,再團隊各層次分配到錢財就行。
可是后來大家都下功夫賣文化也就普遍爛市啦!覺得這還只是小兒科,又得再創新包裝傳銷。
3、創新出進人民大會堂和上人民日報大版面轟炸,使人感覺這個公司肯定不是傳銷啦!能進政治頂級會場和上了中央報刊,肯定是被中央政府批準了這種模式不犯法,我們大家趕緊到這家公司來投資賺大錢啊!結果呢?由于傳銷基因并未改變,只是靠政治大會場和頂級媒體來威武包裝糊弄群眾,又被工商、公安對這些開過大會堂會的傳銷企業喝止,約有十幾家曾經威武過的大傳銷企業都關門不再了,可也就苦了大部分老百姓又在所謂的直銷創新中,被狡猾的策劃者搜刮走了人民的血汗錢。
4、中小傳銷企業的模式創新是靠獎金制度一張紙走遍天下,因為他們的財力和勢力不夠大。您看那張紙啊,廣州有家公司策劃最便宜的是一萬元一張,還真的管用;道理是:越先進的創新一定是最簡單的,對于中國落后的老百姓,你越復雜全面,他越不懂,最先進的策劃是赤裸裸:到底你要不要錢吧!這一張紙看一下就明白了,再加上良好的口才和激情,沒有搞不定的傻瓜,錢哇!窮人太需要啦。其實那復雜陰險的獎金制度啊,那充滿無數陷阱的獎金制度啊!多少難民就被這一張紙的創新而血本無歸,本來的貧窮又返到生活之絕路。這個直銷的創新太殘酷了,只是肥了制度設計者、上線和老板。
5、創新特務技巧:楊玉勇告誡團隊在記錄電話號碼時,必須將最后的四個數字要對調反過來寫,比如3819應寫成1938,業內早有潛規則——電話邀約新朋友時對外應該三不講,不講公司怕識別從事傳銷、不講產品怕識破高價、不講制度怕識辨金字塔欺詐,電話里只能用最激動的口氣說機會、說發財,用神秘感善意的騙他來而迅速掛機;只要他能來到OPP會場,就準能把他套住,因為聽課一小時后,氣場、人場、情場、錢場的影響力,肯定他會馬上回家、就是借錢也要買個發財的點位資格;還嚴格規定團隊內部 “三不講”原則:不講真實姓名,不講真實住址,不講上線是誰,還有不準用匯款方式、只準使用現款等等。對職業公安、工商玩這種把戲,雖增加了破案難度;可你越是遮遮蓋蓋,公安、工商不是更有興趣來偵探你?他們本來就不是吃素的,他們的職業追求,就是貓是最喜歡吃這暗藏傳銷基因死不悔改的傳銷鼠。策劃高人們,迷信傳銷的老板們,再用這種不徹底的與傳銷決裂的包裝式創新來保護傳銷,還想企圖茍延殘喘、又能延長多久呢?只會是倍增出更多的災難和坑害了自己。
6、把傳銷行為包裝成合法的商業模式。“借殼”合法身份網羅人氣并虛假承諾。然后以“洗腦”的方式,讓加入者相信這種方式是具有致富前景的合法商業活動。
“以產品為導向首先賣給欲從事營銷的下線”,
“以事業為導向騙賣給急于改變現狀者”,
“以機會為導向賣給求職求富心切者”,
“以概念為導向忽悠老百姓崇拜”,
“以服務為導向緊追不舍,謊話連說十遍就能成為真理”。
這種包裝有一套對付政府打擊傳銷行動的說辭。
充分利用新冒出來的、還沒有來得及打擊的紅紅火火的企業作為樣板宣傳,即使他正在被偵探、累積證據、等待最佳時機破案的傳銷單位先不管,只要他今天是十分火爆,——瞧!我和他是一樣的制度和模式,他那么熱鬧、我不能更熱烈?如果他的樣板完蛋了,又可以舉出下一個還沒來得及打擊的企業典型作為新的樣板,又可糊弄信息不靈通的老百姓一陣子。
再配合成功學攻心的理論,對新朋友進行密集的觀念灌輸,從而改變加入者原有的思想和態度,使其失去基本的理性而盲從于傳銷。
7、把傳銷的買單認購產品交由各地的分部去執行。分部的名稱叫什么?那就很容易包裝設計創新出太多太多啦。這種創新的奧妙就是把犯罪行為轉嫁到各地的分部去落實,化整為零的讓他們去承擔拉人頭發展下線的責任,由各地去組建傳銷網絡,依然能維護變相入門費的財富從下線流向該組織創辦者的內部重分配,繼續形成原傳銷行為的惡性循環。讓分部的店、點、館、辦去承擔多層次團隊玩獎金制度計酬的責任,各自搞定、賄賂好當地的關系;哪一個地區沒搞定關系而曝光,總部立即宣布他與總公司無關,只是個別不法經銷商所為,總部隨即處分開除他;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