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節辦公室里的人際關系
假如你的老板是個白癡,你會當面這么說他嗎?
恐怕你永遠都不會。研究發現,造成辦公室緊張氣氛的最大因素,不是公司股票的漲跌、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或者企業的戰略正確與否,而是一些看似細微,卻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系。
辦公室里的人際關系,俗稱“辦公室政治”,所有關于企業管理的經典著作對此幾乎沒有闡述。最近,英國一部新書《你永遠問不出口的辦公室問題》填補了這一空白。作者露茜。凱拉韋針對普遍存在于辦公場合的各種尷尬人際問題,給出充滿智慧的回答。
舉一個例子,你敢中午出去吃一頓像樣的午餐嗎?這問題看似簡單,卻常常困擾著銀行職員。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我的同事中沒有一個人好好吃午飯。他們要么在座位上迅速扒幾口快餐,要么一邊工作一邊嚼幾塊餅干或巧克力。我可以肯定,花半個小時從容地吃一份像樣的午餐后,我照樣能把所有工作做完。可是,既然沒有一個同事出去吃午餐,我也就不敢那么做了。”
凱拉韋給出她的解決辦法。在她看來,問題的實質是認清自己是不是一個服從者。“有些人會打破規矩,想出去吃就出去吃。他們大多才華橫溢,且有一股內在的傲氣。他們中有一小部分人會因桀驁不馴而被開除,但更多人會以驚人的速度平步青云。”
凱拉韋在書中不僅給出自己的觀點,還列出部分讀者在其《金融時報》專欄里對同一問題的留言。一名華爾街銀行業務員說:“如果你想繼續在華爾街混下去,就決不能出去吃午餐。養成這個習慣吧,否則趁早改行。”
一名46歲的金融家則建議:“午餐是為聰明人服務的,他們利用午餐來建立客戶關系。如果有人對此不屑一顧,那就對他說,這是一種商業行為。”
書中列出的其他辦公室問題還有:如何讓我的妻子與同事打成一片?我該如何對雇員說你身上有股臭味?同事被炒魷魚,我該在他的離職卡上寫些什么?……所有問題,凱拉韋均不厭其煩,一一作答。
游戲規則
凱拉韋的新書得以暢銷,反映辦公室政治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不少小說、影視作品紛紛表現這一主題。專家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社會文化發生變遷,比如舊時等級制度的崩潰、阿諛奉承風氣的蔓延、用人標準的改變等。
以用人標準為例,現在的升遷越來越看中能力,而非資歷。你的老板很可能比你的孩子還要年輕,這使得傳統的辦公室政治變得更加復雜。凱拉韋書中就列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與自以為是的年輕老板打交道?他可能沒有你聰明,學歷也不及你高,但錢卻比你拿得多。
特許管理委員會公司事務負責人約。科森指出,31%的人認為搞辦公室政治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地盤。她說:“這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說明人們明白,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必須與別人合作。”
但同時,辦公室政治的游戲規則變得越來越復雜。主管人員發展中心洛菲。帕克去年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機構政治”已成為人們工作中的最大壓力。該中心首席研究員克萊爾。麥卡特尼認為,這主要源于“人們對有限的機遇、潛在的升遷競爭激烈”。
可是,新潮流帶來新問題,因為有時候,一個人的快樂建筑在另一個人的痛苦之上。46歲的休。福斯就嘗過這樣的苦果。她應聘到美國一家公司擔任經理,老板要她與同事們一起打保齡球。她解釋說,她的手有殘疾,沒法打保齡球。可老板說,作為一名新經理,她應當出現在保齡球場。結果,她獲得一份禮物和一張證書,上面寫著:“以茲證明授予你‘摜球王’稱號”。她感覺備受侮辱。
利己主義
辦公室政治中最棘手的問題恐怕就是如何面對老板了。許多雇員認為自己的老板是傻瓜。他們想讓老板認識到這一點,同時還要確保自己不被炒魷魚。他們會怎么說呢?
凱拉韋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在一項調查中,一名女銀行職員要全方位評價自己的老板。她抱怨道:“他創造了一個帝國,對自己評價很高,從不聽別人的意見。”但她不敢說出真實想法,即使調查保證采用匿名形式,她還是擔心被認出來。
凱拉韋說,面對這種情況,人們總是選擇回避,因為“大多數公司的組織結構使雇員幾乎不可能說老板壞話”。
一名銀行職員表示認同:“我們的思維純粹是利己主義的,說真話不可能改變老板,卻可能傷害自己。”
也有人對此不敢茍同。一名退休的執行總裁認為,誠實和坦率有助于改善管理者形象。“我曾經接受過這樣的評價,我的兩名直接下屬說我冷漠,缺少人情味兒,我想了想,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
同一個問題,卻出現截然相反的意見,那么凱拉韋寫這么一本行為指南的書有何意義?對此,凱拉韋解釋道:“針鋒相對的意見有助于人們認識自己的真實思想:嘗試理解你不認同的意見,可能比理解你認同的意見更加有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