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連鎖的雞肋現象
一面是做精單店求規則。
另一面是通過快速擴張求規模,通過規模效應來獲取空間。同時,采取產品供銷差價盈利模式+獲取上游廠商費用支持的盈利結構,這是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現行盈利法則。
如果要遵循國際消費電子連鎖企業普遍的商業規則——那么“百思買敗退現象”,將是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的宿命。如果繼續堅持中國家電連鎖特有的盈利法則,那么必將會不斷地遭到上游廠商的抵制與反抗,也會不斷地遭到業內的聲討。
可以說,中國家電連鎖企業已經到了“冰火兩重天”的地步。
百思買敗退中國,不僅僅驚醒了中國家電行業,也同時讓中國家電連鎖“被思考”。因為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連鎖第一品牌百思買,如能在中國扎根并得以成功,還能讓中國家電連鎖對于未來發展模式,看到一絲借鑒與學習的榜樣,并可迅速地將國外這套先進的連鎖盈利模式作為學習的模板。
而現今,百思買的失敗,足可以讓中國家電連鎖企業處于徘徊的階段,學習“百思買”的模式是“死”,不學習不改良,按原有的贏利通道也會“越走越窄”,因為不是被上游廠家的抵制,就是被業內聲討,或者被政府主管部門處罰。那么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的究竟走怎樣的發展道路呢?其實中國家電連鎖企業也顯得無奈。
其次,中國家電連鎖企業通過規模效應,獲取到與上游廠商的博弈法碼,通過收取進場費、店慶費等等,作為贏利的第二渠道,一直遭到上游廠商的抵制和反抗,如“格力叫板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再加上最近國家主管部門與新聞媒體的曝光,要求家電連鎖企業明碼標價等等。可以看到家電連鎖未來發展,一定會趨于理性的回歸。而此時就必將考驗中國家電連鎖的新型盈利能力。
任何企業都是以盈利為最終目標的,追逐利益的手段在初期可以多樣化,后期必須走向理性化。但是過于給予中國家電連鎖的雙重壓力,那么中國家電連鎖企業,能不能繼續站在盈虧平衡點上,就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再者,中國家電連鎖是中國拉動內需的有力通道,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企業也是中國企業的重要支柱。而現在這種矛盾集中的時期,贏利模式改變的期間,中國家電連鎖其實也是一個被動的地位,主管部門看著,業內盯著,人們瞧著。但是如果各方使勁強力地斬斷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第二盈利渠道,那么它的生存空間將會大大縮小,因為從家電連鎖單店產值比就能看出,不贏利的單店占的比重還很大。
綜上所述,中國家電連鎖企業已走進左右為難的現狀,不僅不能急于冒進,大步改變原有贏利模式,也不能堅持原來獨有的中國式盈利方法,只有與時俱進、遵循市場規律,尋求到平衡發展。同時,國家行業主管部門、業內專家、媒體、上游廠家、消費者在這個關鍵時刻都要本著:站在社會看經濟、站在行業看企業、站在環境看市場、站在發展看規則,只有多維度的審思,集思廣益,才能給予中國家電連鎖企業一條光明的發展之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