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涉外法律工作必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這對做好涉外法律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必須深刻領會《決定》精神,確保涉外法律建設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推進。
(一)緊扣依法治國總目標
《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各個領域的法律工作都必須始終緊緊圍繞這個總目標來開展,涉外法律工作也不能例外。否則就會偏離方向,甚至誤入歧途。加強涉外法律工作,必須大力弘揚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精神,堅決貫徹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主要原則,全面落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點任務,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決定》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對涉外法律工作的領導,能夠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治優勢,把黨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的政治主張通過法律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確保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把握正確方向。加強涉外法律工作,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涉外法律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
(三)適應改革開放的新要求
《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30多年來的實踐表明,涉外法律既是改革開放的前進動力,也是改革開放的制度保障。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國際化法治化的市場經濟體制。加強涉外法律工作,必須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適應我國改革開放的實際變化,服務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發揮好法治對改革開放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
(四)借鑒國際有益經驗
任何國家都不能在封閉條件下謀發展,也不能關起門來興法治。一個國家要面向世界,實行的法治也要面向世界。我國對外開放的時間還不長,涉外法治建設的經驗還不多,這也是中國的國情和實際。加強涉外法律工作,需要學習借鑒其他國家法治建設的有益內容,結合我國實際不斷創新,體現開放性和包容性,節約探索成本,少走彎路。
(五)統籌有序推進
《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涉外法律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根據需要和可能,區分輕重緩急,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立法規劃和工作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向前推進。要堅持把修改舊法和制定新法擺在同等重要位置。抓緊制定擴大開放急需的涉外法律法規,填補法律空白;及時修訂和廢止不適應形勢發展的法律法規,為擴大開放排除制度障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