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帶薪年假天數根據累計工作時間
老王是一名技術嫻熟的老工人,在A工廠工作20年后,被挖到了B工廠。1年后,老王提出了休15天年假的申請,結果B廠只批準了5天。老王不服,向廠工會尋求幫助。工會工作人員在了解老王的情況后,與B廠的人事部門溝通,說明了年假天數的確定方法。最后,老王的15天的年假申請終于獲得了批準。
評析:《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3條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年休假15天。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4條規定,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記為累計工作時間?!耙勒辗?、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是指在部隊入伍的軍齡、國家安排的下鄉知青在農村的時間、在職研究生和博士生,也就是參軍、下鄉、在職學習的時間也應作為工作時間計算。
相關鏈接:
2012年2月,李某與某人力資源公司簽訂了為期2年勞動合同,人力資源公司派遣李某至某金屬公司從事生產工作。2013年10月9日,李某口頭向金屬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提出辭職申請并獲得批準,3天后離開了金屬公司。2013年11月10日,人力資源公司以李某嚴重違紀(連續曠工15日以上)為由解除了與李某的勞動關系,并向李某郵寄送達了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2013年12月9日,李某以人力資源公司未替其繳納養老保險費為由,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部門申請仲裁,要求解除與人力資源公司的勞動關系,并要求人力資源公司支付經濟補償。
本案的關鍵問題在于李某的辭職行為是否有效,即被派遣勞動者向用工單位辭職是否有效?
所謂勞務派遣,就是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由要派企業(實際用工單位)向派遣勞工給付勞務報酬。在勞務派遣關系中,存在三方當事人,即勞動者、勞動派遣單位及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其中,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只有勞務派遣單位,即勞務派遣單位才是勞動法規定的用人單位,而非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
因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與勞動者不存在勞動關系,用工單位不能直接開除、辭退被派遣勞動者。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時,用工單位可以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由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是否解除與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用工單位不能接受被派遣勞動者向其提出的辭職,能接受被派遣勞動者辭職的只有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務派遣單位。
本案中,某人力資源公司系勞務派遣單位,某金屬公司系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李某系被派遣勞動者。李某與某人力資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與某金屬公司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李某向與其不存在勞動關系的某金屬公司提出辭職,就算獲得某金屬公司的批準也是無效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