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中的活動力分析
如果企業經營效率高,資產達到充分利用,那么只要商品銷售利潤率稍微提高一點,就可使資產報酬率大幅提高。活動力分析主要衡量平均總資產的運用效率以及現金、應收賬款、存貨、流動資產、營運資金、固定資產等運用效率。分析指標有:
1、總資產周轉率
企業總資產運用效率的衡量,以銷售收入為基準。衡量的方法以企業全年的銷售收入凈額除以年初和年末總資產和的二分之一(即平均總資產)。公式如下: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
2、應收賬款周轉率
原則上,由賒銷凈額除以期初期末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而得到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用以衡量應收賬款在一年中收回的次數。周轉次數較高說明經營效率較佳。由于分析人員很難把銷售收入分為賒銷和現金銷售兩類,因此,常用銷售收入除以平均應收賬款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該比率太小,表示應收賬款的收現期過長,應收賬款管理缺乏效率。其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平均應收賬款
或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為測試應收賬款收現速度,也常采用平均收賬期這一指標。
平均收賬期=365÷應收賬款周轉率
平均收賬期間與公司授信期間(公司允許客戶賒賬的最長期間)相比,可看出應收賬款的品質好壞。平均收賬期間越短,表示應收賬款的流動性(變現性)越大。
相關鏈接: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又稱公司資本結構或財務結構分析。這是因為企業未來的長期償債能力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即分析公司資本結構的方式予以評核。所謂資本結構,指的是企業自有資金與借入資金的比重。具體指標有以下幾個:
(1) 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企業的資金主要來自股東和債權人,即股東權益和負債。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就顯示兩種資金的相對比重高低。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負債越少,債權的利益越有保障;反之則顯示企業負債過多,財務結構不夠健全,一旦遭遇不景氣時,企業就有償債困難,債權人的利益受到較小的保障。該比率計算公式下:
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股東權益÷負債
(2) 負債比率與權益比率。公司資產總額等于負債總額加上股東權益總額。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商,就是負債比率;股東權益除以資產總額的商,就是權益比率,又稱自有資金比率。這兩項比率之和等于100%,它們分別用以衡量總資產中債權人和股東供的資金比率。其公式為: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權益比率=股東權益÷資產總額
當權益比率過低(即負債比率過高)時,債權人所受的保障降低;但是,如果權益比率過高,則也會減少財務杠桿作用的發揮,對股東較為不利。因此,衡量這兩個比率時,不可極端化。此外,還得注意行業特性,例如金融業權益比重一般比其他行業低得多。
(3) 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比率。此項比率除可用以測試企業的償債能力外,也可顯示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是否適當,企業是否有短期資金長期使用之下所暴露的財務風險。該比率的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比率=固定資產÷股東權益總額
此比率若小于1,表示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所需資金全來自股東,公司比較穩健。若此比率大于1,表示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所需資金有一部分來自于債權人,公司經營較不穩健。
(4) 有形資產凈額對長期負債比率。一般地,企業在取得長期性借款或發行債券時,須以其有形資產作擔保品。此比率就可以衡量資產的清算價值對長期負債的保障程度。有形資產凈額指資產總額減除商譽、商標權、專利權、特許權等不具實體存在的無形資產。
有形資產凈額對長期負債比率=有形資產凈額÷長期負債
此比率大于1時,表示長期負債的債權人有較佳的保障。
(5) 利息保障倍數。許多分析專家認為除非企業結束經營,否則不太可能完全以處分資產的方式來償還負債,而常用盈余來支付長期負債的本金及利息。因此還需分析盈余與利息支出之間的關系。
利息保障倍數又稱盈余利息倍數或賺取利息倍數,它由公司支付利息和所得稅前的利潤除以利息總額而得。
利息保障倍數=付利息及付所得稅前的利潤÷本期利息支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