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限電匯率升值”齊降 鞋企何去何從
三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前三季度GDP漲10.6%,CPI漲2.9%,9月份CPI漲3.6%,PPI漲4.3%。
隨著五中全會的閉幕,“十二五”規劃的明朗,經濟政策是否將發生改變,未來中國經濟形勢將如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由于三季度經濟數據遠超此前各大機構的預期,再加上央行在數據發布前的加息決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沒有“二次探底”的風險并啟動“退出”政策。
這次央行加息0.25個百分點,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而匯率一旦升值,對于紡織、制鞋業的影響會很大。一般加工貿易的企業毛利率普遍比較低,如果匯率有波動,首先就會增加成本,不但如此,多數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升高,融資渠道受到影響,加上節能減排政策實施,很多民營企業將面臨多重考驗,甚至有些企業就此被“淘汰”。
以浙江為例,7月29日浙江省節能減排電視電話會議之后,高強度的限電措施在各地陸續實施,地方政府調控壓力陡現。這樣"前后變臉"的尷尬狀況讓地方政府也頗為難。張新興舉例說,上半年他尚在為一家企業奔走協調供電問題,敦促其盡早開工;但下半年卻得通知,該企業不予供電。制被“大限”,看著手里厚厚的訂單卻無法生產,無奈中卻只能一聲嘆息。紹興一家民營企業負責人稱,斷斷續續的開工使得自己的很多外單無法交付。"丟掉一個訂單是小事。如果對企業信譽造成影響,則是一連串的訂單被取消。"在嘉興,一個工業強鎮的黨委書記感嘆道,過去都是農民上訪,現在辦公大樓里坐滿了"上訪"要電的企業老板。{page_break}
失落的浙江制造?
在1978年至2001年之間,浙江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增速居全國之首。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由38%到43.8%,一度起著支柱作用。
但這幾年,浙江較低投資增長中,制造業比重也很低。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指出,浙江"十一五"規劃中的重大建設項目中產業類項目比重占13%,近三年制造業投資比重較之江蘇、山東低8-10個百分點。
金融危機與宏觀調控政策的雙重交困,導致浙江企業一度進退失據。不少民資從制造業撤退,造成當地產業"空心化"和資金熱錢化。
"僅憑做實業的微薄利潤難以支撐企業長期持續發展。"溫州當地一名鞋企負責人告訴《浙商》記者:"幾個轉型升級中的企業亦是步履維艱。"溫州煙具行業協會會長、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發靜曾告訴《浙商》記者,占據全國產量90%以上的溫州金屬打火機企業,已從鼎盛時期的500多家減縮到目前的100家左右。而在這100家中,只有30余家的企業老板尚在專心經營,"一些企業,已經把重心轉移到其他行業,比如房地產、礦產以及第三產業。"在最近發布的"2010溫州市百強企業"中,除2家房地產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業企業,無一不涉足房地產開發,甚至包括康奈、奧康、報喜鳥等知名制造業企業。
浙江制造業后勁問題一直被浙江決策層關注,而這一輪的節能減排讓浙企轉型再上議程。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柳博雋告誡說:"產業調控稍有不慎,便恐有止步不前甚至倒退之虞。"或許,浙江經濟真正痛苦的轉型期才剛剛開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