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下鄉潮”不僅征服了市場
高端品牌紛紛告別“北上廣”
2010年,奢侈品界一個重要現象是高端奢侈品市場調查報告》認為,中國市場將在5~7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到2025年將達到328億美元的消費能力。
這幾年,有關中國奢侈品消費的報道越來越多,具體到“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費大國”的消息,這也不是頭一遭。顯然,這樣的消息讓人揪心,在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未富先奢不僅不利于和諧,還意味著傳統人文精神的流失。
奢侈消費看上去不是一個普通人能玩的游戲,可是,購買全球1/4還多奢侈品的中國富人有多少呢?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但想來相對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而言,恐怕是“少數中的少數”。只是這“少數人”盡管對奢侈品情有獨鐘,但僅僅指望他們根本不可能推動中國成為“世界奢侈品消費第一大國”。從這個角度看,現實中不僅有錢人喜歡奢侈,越來越多的工薪階層們也對“奢侈品”樂此不疲。這是一個更令人揪心的結果。而也正因如此,時尚奢侈品供應商這才告別“北上廣”瘋狂去“下鄉”。
所謂有需求才有供給,這是基本的市場規律。既然奢侈消費品能夠在中國大有市場,說明其有合理性存在的空間。表面上看去,作為普通消費者,無法理解這種消費需求的合理性,因為這距離生活和認知實在是太遠;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沒有奢侈消費的能力,并不代表沒有奢侈消費的經歷,在奢侈品消費縱橫國內市場的道路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譬如這些年,無論我們再怎么譴責、聲討,天價禮品仍然大行其道——說到底,天價消費的受眾并不是單一少數的“富人群體”,而是一種“多數人的消費”。
很多時候,“買”的人不“消費”,“消費”的人不用“買”——在某種意義上說,奢侈消費的“特征”同時也反襯了奢侈品消費的另一重吊詭:反對奢侈品消費的“我們”,即不“買”也不“消費”,所以我們才大張旗鼓地反對一切奢侈的事情。不過,這事兒也沒準,倘若我們也有了“送禮”的欲望或者有了消費的能力,那么說不定我們也會成為奢侈品中的一分子。道理也很簡單,在“送禮好辦事”的社會潛規則下,在過度消費漸成風氣的社會語境中,誰也無法獨善其身,“奢侈”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名酒名車名牌,而是世態人心。
客觀地說,在自由貿易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奢侈品消費在中國的火爆并不奇怪,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奢侈消費品不僅征服了我們的市場,還征服了我們的世態人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