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是否永遠掙脫不了“棉花結”?
由于滌綸短纖、粘膠短纖與棉花存在明顯的替代關系,三者價格的聯動走勢自然天成。也就是說,棉花價格的上升會直接帶動粘膠短纖、滌綸短纖的上升,反之亦然。對于這種價格相互糾結、剪不斷理還亂的現象,業界有個形象的比喻——化纖原料的“棉花結”。
縱觀近幾年滌綸短纖、粘膠短纖的市場走勢,均呈現隨棉花漲跌而有規律的變化,特別是自去年以來,棉花價格大起大落致使化纖品種無一幸免。這些化纖品種何時才能擺脫棉花的影響和束縛,自己決定命運?難道在它們身上真的有永遠掙不脫的“棉花結”嗎?
差價由市場約定俗成
據記者了解,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短纖價格與棉花價格始終保持著一定差價。
目前,差價潛伏危機與兩者價格走勢相伴相隨。棉花與短纖之間總是會存在一定差價,這種差價的合理性由市場約定俗成。據記者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對差價合理性的評判也不同,其標準是看當前差價是否有利于提高棉花或者短纖的消費和需求。
近年來,棉花市場受國家政策和資本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如何準確判斷市場變化?首先要緊跟國家政策。棉花市場兩次大起大落都和市場調控有關。去年棉花價格高位運行,大量游資進入籽棉收購領域,籽棉收購市場出現混亂。為了引導籽棉收購,維護市場秩序,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棉花市場管理、強化棉花質量監督、加強信息引導等,促使價格在去年11月中旬下行。之后,棉價大幅下跌是由于國內外通脹壓力增大,CPI指數不斷升高,國家進一步加大調控力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社會存量資金不斷被壓縮,紡織企業資金緊張,紡織企業成本競爭力下降,倒逼棉價下跌。
準確判斷市場變化,還要把握市場運行規律。棉花是商品化程度最高的農產品,其價格走勢受資本市場影響比較大,想準確把握市場運行態勢確實不易,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棉花供需的基本面分析,國家政策導向,國際、國內市場環境等利多利空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把握,盡可能地貼近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運行軌跡,為經營活動做出正確的判斷。
棉花與滌綸短纖、粘膠短纖之間彼此依存,相互替代。根據五年來的行情走勢可以看出,粘膠短纖與棉花的價差在3000~4000元之間比較合理。棉價高企會帶動粘膠短纖的市場需求。但是,粘膠短纖與棉花的價差也并非總是保持在3000~4000元。
2010年5月~12月,因市場需求疲軟,加之供應寬裕,粘膠短纖的價格一直與棉花價格保持一致,即使在快速上漲的11月中旬,粘膠短纖也是循規蹈矩地跟隨棉花的腳步,兩者差價幾乎為零。
作為棉花的替代品,粘膠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是以棉花或其他天然纖維為原料而生產的纖維素纖維,以其良好的吸濕透氣、抗靜電、染色性、懸垂性及舒適性,在紡紗領域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不斷改革生產工藝和設備,進一步改善纖維的性能,粘膠短纖逐步解決生產環境保護的問題。可是,在性能提升的基礎上,粘膠短纖卻面臨著原料缺乏和產品過剩的現實問題。
據中國化纖工業協會粘膠委員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粘膠整體呈現出一種持續上漲的態勢,產品供需基本平衡,產銷量也有較大增長,庫存較小,經濟運行基本正常。其中1~10月,粘膠纖維的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24%,增長幅度收窄;粘膠纖維生產企業開工率約為90%,全年漿粕產量約130萬噸,粘膠纖維產量約190萬噸。不過,在價格的持續上漲下,粘膠短纖的利潤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其中粘膠自年初至今的毛利率在6%~8%之間。
2010年粘膠短纖為什么會暴漲?棉花的減產也拖累了棉短絨的產量,約30%的減產直接讓棉短絨的價格升至歷史新高,而成本的提升加上減產的痛苦,棉漿粕不僅承受著高價,也帶來了低開工率的慘淡結果。而粘膠短纖則帶著高棉價的光環降落,同時陪伴著的還有原料短缺以及成本高漲,這些都形成了粘膠短纖短期內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雖然粘膠短纖有充分的上漲理由,可是下游的市場卻難以承受。面對著補庫需求的漸進尾聲,同時下游企業的利潤也在大幅降低,需求疲軟也讓市場并不熱衷于化纖原料的采購。此外,原料價格的暴漲暴跌讓下游企業更加謹慎,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更加深了出口的困難??傊诿迌r大幅波動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今年粘膠短纖市場需求不容樂觀。{page_break}
化纖替代作用逐步上升
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化纖產能增加及低價將導致化纖替代作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棉花消費。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國內PTA新增產能陸續投產,PTA供不應求的狀況得到改善。而棉花的增產也導致使用棉短絨為原料的粘膠短纖,有更大的增產空間。目前滌綸短纖的價格在12600元/噸,粘膠短纖的均價在18000元/噸左右,分別比當前棉價低8600元/噸、3100元/噸,這樣的價差使化纖有很大的價格優勢。
2010年化纖替代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化纖供應有限及紡織服裝企業沒有及時調整工藝。但2011年度化纖供應將更加寬松,不合理的價差也將導致紡織企業調整工藝,服裝設計者更多考慮增加化纖比例。
專家對此進行了綜合分析,每噸20000元左右的棉價并不具備絕對優勢,高棉價將刺激未來兩年全球棉花種植面積增加,同時也抑制用棉需求過快增長。若新棉生長期天氣良好,全球棉價仍有諸多不確定性。下年度國內棉價在收儲政策支撐下,圍繞20000 元/噸上下、震蕩幅度在3000元左右的可能性較大。產量提高、需求穩定將引導棉價在未來3年內逐漸回歸正常水平。
6月份以來,鄭商所棉花期貨在月初觸及階段性新高后逐步回落,日內走勢振蕩加劇。現貨市場棉花、棉籽價格沒有隨著期貨價格波動,基本保持逐日下跌態勢,國內大型紡織廠三級皮棉收購價為22000元/噸,較期貨市場價格低1000元/噸。從有關部門7月上旬對棉花產業鏈的調研來看,紡織業的出口訂單量、積壓訂單量乃至生產量的下降趨勢仍未逆轉。這使業界對棉價在未來一段時間的表現難言樂觀。
調研數據顯示,紡織產業鏈的庫存清理未完成,接受調查的30余家紡織企業中,80%未能完成6月底的降價促銷訂單計劃。大中型紡織企業的庫存量和悲觀情緒遠超過小型企業,一部分大型紡織企業棉紗或棉布庫存量在60天~100天,即使停產也要銷售兩個月。另外,印染廠產能利用率降至80%以下,直接出口商未獲得往年的長期大額訂單,并對棉紡織行業能否在明年上半年復蘇表示懷疑。同時,棉花生產加工商普遍認為,新年度棉花交割倉單會優先用于交給國儲。由于截至目前的天氣較為理想,期現價差拉大后鄭棉1201遠期合約意向開始增強,但軋花廠受7月底農發行雙結零影響,普遍資金緊張,仍處于庫存清理階段。
接受調查的下游出口商全部將新年度棉花預期采購價鎖定在國家收儲價19800元/噸附近。他們認為明年一旦行業出現轉暖跡象,紡織品出口退稅將大幅調整。由此可見,只要8月、9月份不出現惡劣天氣,新年度棉花有望提前上市,順利接軌本年度棉花資源,而開秤價格可望向國家制定的收儲價靠攏。
新型纖維抵抗對棉依賴
高棉價時代加之棉花等原料價格大幅波動,紡織企業的出路何在?業內人士認為,紡織企業應采取減少庫存,提高產品質量,特別是大量應用新型纖維等措施應對原料價格的波動。
大力研發并應用新型纖維是抵抗對棉依賴的首選措施。棉花價格的巨幅波動,給中小型棉紡織企業帶來了致命打擊,但對使用新型纖維的紡織企業影響很小。據相關報道,德州華源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興的現代化紡織公司,現有環錠紡6萬枚,緊密紡6萬枚,日本村田產渦流紡16臺。他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成功開發了莫代爾、天絲、竹纖維、吸濕排汗纖維、牛奶纖維、賓霸纖維、發熱纖維、尼龍纖維、大豆纖維及羊絨等功能性新型紗線,同時,有機棉系列紗線已通過國際認證,產品銷往國內各地,并出口韓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棉價的波動對該企業幾乎沒有影響,生產經營正常,開工率100%。
近幾年,在整個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山東陵縣恒豐、盛澤、寶鼎、富華等一批紡織企業,異軍突起,大力發展新型纖維,探索出了一條紡織企業不用棉花的新路子。在近幾個月棉紡織行業異常困難的情況下,新型纖維企業效益卻穩中有升,保持了平穩發展勢頭。據統計,目前陵縣已經擁有規模以上新型纖維紡織企業30余家,生產能力120萬錠,產能占全國同行業的30%,新型纖維紡織品種達到了30多個系列500多個品種,涵蓋了市場上90%以上的品種??恐嗥贩N、差異化、新型化的產品結構,陵縣新型纖維紡織企業得以在今年的紡織業困局中獨善其身。{page_break}
陵縣恒豐紡織品公司是一家擁有15萬紗錠的大型棉紡企業,以生產莫代爾、天竹、荷蘭粘膠、蘭精粘膠等各種新型纖維的純紡及混紡特種紗線為主。該公司副總經理賈國強介紹說,恒豐公司主要使用新型纖維,用棉量很小,不到20%。近期棉價下跌,市場對新型纖維產品的需求量并沒有隨之減少,棉價波動對企業影響很小,目前企業一直滿負荷生產,庫存只有500噸,相當于企業10多天的產量,不存在產品積壓難銷問題。
與此同時,壓縮庫存,減少資金占用和苦練內功,提高產品質量都十分有效。山東夏津縣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常年植棉面積60萬畝左右。近年來,當地政府大力發展紡織產業,全縣棉紡企業達到140家,紡紗規模220萬錠,成為“中國紡織名城”。夏津縣以中小型紡織企業為主,在這波棉價大起大落中,當地紡企成為“重災區”。近幾個月來,各企業想盡各種辦法促銷,但還是銷不動,棉紗庫存普遍達到一個半到兩個月左右(正常庫存為15~20天),庫存壓力增大,占壓了大量資金,周轉非常困難,無錢購進原料,不少企業無奈地選擇了停產停工。
近期棉價大幅波動,企業只能接一些小訂單。隨著大訂單的減少,企業庫存量逐漸增加,資金周轉困難。當地多為3萬錠以下的小型紡紗企業,產品檔次低,資金鏈短,庫存壓力更大,這也是當地停產企業多的主要原因。
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紡紗、染紗、織造、制品加工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棉紡織企業,擁有環錠紡23萬枚、氣流紡3000頭,整體設備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產品80%以上出口世界各地。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原料公司經理李傳波在分析目前紡織企業處境艱難的原因時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棉價大幅走高,工資水平上升等導致綜合生產成本增加,推高了棉紡織品的價格,很多國外訂單逐漸開始向東南亞國家轉移。
李傳波認為,紡織企業目前的陣痛對整個行業來說可能是件好事,它逼著企業提高產品檔次,淘汰落后產能。今后,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再走低成本擴張的路子可能行不通了。目前紡織企業除了要減少庫存外,還要在產品的質量和樣式上下功夫,練好內功,提高產品質量,把產品做精、做細。應該提高研發能力,不斷推出新產品,豐富產品的樣式,適應市場的需求,把棉價波動所造成的影響降到最小程度。
數量眾多的中小棉紡企業,產品檔次低、產品結構雷同,生產的都是技術含量較低的大路貨,根本談不上市場競爭力,一遇到風吹草動,就會敗下陣來。近年來,棉價的起伏波動幾乎已經成為常態,只有少用棉花、減輕對棉花的依賴,企業經營才能少受棉價波動的影響,而新型纖維產品的高附加值,又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些企業的經營者已經認識到,今后幾年國內棉花生產潛力有限,供需缺口將長期存在。紡織行業必須進行結構調整,使產品由低檔次、粗放型向高檔、精細化轉化,積極研發高附加值非棉纖維,降低用棉比,減少對棉花的依賴。
從行業近幾年實際發展情況可以看出,滌綸短纖維、粘膠短纖維行業技術進步明顯,突出表現在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差別化、功能性品種增多,許多品種已經不僅僅是替代棉花,而是能夠更好地滿足下游產業的多樣化市場需求,為促進產業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