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品牌爭相“圈地”二三線城市
近段時間,國際品牌紛紛以全新的姿態滲入中國市場。Uniqlo喊出千家店口號的背后,是國際品牌對搶灘中國新興消費市場的急不可待。
在這一輪新圈地運動中,中國本土品牌似乎并未落后,有相當一部分本土品牌早已根植于中國二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并在幾年前就開始跑馬圈地了。
在中國本土品牌的圈地運動中,大致有這樣兩個方向:一種是從上向下沉,比如美特斯邦威、七匹狼、真維斯等,這些國內的休閑服裝品牌最早都是占據一線城市高地,而后逐漸向二三線甚至四五線城市下沉,現在,在很多縣城鄉鎮都可以看到這些品牌的門店。
另一種則是從下向上走,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先占據國際品牌影響較弱的二三四線城市,在年輕的消費族群中建立品牌的影響力,再逐步向一線城市延伸。比如李寧、安踏、361°、特步、森馬等,這些品牌如今在市場上早已遍地開花。
有人曾計算過這樣一組數據:中國地區級市約六百個,縣級市2800個。假設在全國商場開設1500個銷售網點,地區級市開設店鋪以五到八個計算,縣級市以保守計算開一家專賣店,那么,全國二三線城市的網點可達到8500個。
這個數據足以讓人熱血沸騰,也足以說明中國市場龐大的消費容納勢量。可以想象,中國未來的消費市場必將成為全球商業競爭的角斗場,數量龐大的中國二三四級城市必將成為中國品牌和世界品牌爭霸的主戰場。
但這個戰場到底是機遇還是風險,是美味還是雞肋,對于不同企業不同品牌而言,結果也可能不盡相同。在這場圈地爭奪戰中,一個可被預言的未來就是——不管是國際品牌、跨國公司還是國產品牌、本土企業,誰能成為中國式大葫蘆市場的主控方,誰就能創造商業生態圈中的新經濟麥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