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成本上升價格下降 植棉大戶遭遇“冷冬”
立冬之后,全國棉花采摘接近尾聲。盡管棉田內仍有少量棉花,但由于拾花成本過高,而籽棉收購價格仍維持低位,部分植棉大戶選擇放棄采摘。國內皮棉市場繼續弱勢,價格小幅下跌,市場成交清淡。籽棉收購價格跌幅趨緩,加工企業謹慎經營,銷售以交儲為主,收儲成交量小幅增長。
近期,國內籽棉收購價格持續回落,許多種棉大戶表示如果繼續下跌,明年將改種其他作物。據中國棉花協會在河北省高陽縣的調查,當地棉花承包戶植棉總成本在1700元/畝左右,較上年增長30%以上,其中土地租金上漲33%,拾花人工費上漲50%左右。目前部分棉田尚有40-50斤/畝虧損,多數植棉戶持棉待價而沽。
上周(11月7日-11日),隨著收儲數量的增加,棉花銷售和籽棉收購價格下跌幅度有所趨緩,特別是新疆棉區,價格已基本穩定。據中國棉花協會加工分會調查,上周內地328級籽棉周平均收購價格8.26元/公斤,較前一周下跌0.09元/公斤,跌幅減少了0.8個百分點;新疆329級平均收購價格8.20元/公斤,與前一周8.21元/公斤基本持平。由于市場價格低于收儲價,交儲成為企業首選,但收儲對質量、時間等要求較嚴,盈利空間狹窄,加工企業不敢敞開收購,多數企業通過嚴格控制收購數量、價格和提高質量謹慎經營,部分企業減少或停止收購。
11月以來,國內皮棉價格在收儲政策支撐下跌幅持續趨緩,但受市場多變和紗布等銷售低迷影響,絕大多數紡織企業隨用隨購,小單、短單及代加工業務居多,皮棉成交依然清淡。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周末收于19258元/噸,全周累計下跌35元。國內電子盤出現分歧,鄭州棉花期貨近期合約CF111周末結算價為19500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55元;電子撮合MA1111合約平均價收于18524元/噸,較前一周下跌359元。
當周計劃收儲量有所增大,全周累計投放收儲計劃由上周的26.71萬噸增加到33.33萬噸,增長24.8%,實際成交由上周的15.482萬噸增加到16.616萬噸,增長7.3%,其中新疆成交11.744萬噸,內地累計成交4.872萬噸。截至11月11日,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累計成交41.704萬噸,其中新疆29.908萬噸,占71.7%,內地11.796萬噸,占28.7%。
同期,受歐洲債務問題出現波折、美棉出口數據好轉等因素影響,國際棉花價格時跌時漲,波動頻繁,全周略有下跌。11月11日紐約期貨市場近期合約結算價收于99.24美分/磅,下跌0.5美分。Cotlook
A指數為107.4美分/磅,較前一周下跌0.65美分。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略有上漲,周末為113.53美分/磅,折1%關稅價格18404元/噸,低于國內相近等級854元;折滑準稅后價格為18868元/噸,低于國內390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