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零售業必須以市場化為方向進行改革和創新。
近日在滬召開的第17屆國際商業論壇上披露,受市場飽和、成本上升、電商沖擊等內外因素影響,全國零售業利潤率平均水平僅1%左右,升級轉型迫在眉睫。
據商務部門統計,本世紀初上海全市連鎖商業網點6432個,到2008年翻了一番,達到12608個,年均增長15%;2008年以后,增速開始放緩,目前每年增量僅在2%到3%。從2012年起,上海百貨業上升動力就明顯不足,全年銷售規模下降1.1%;2013年上海54家百貨商場共計實現零售額309.93億元,同比增長僅0.2%。
成本上升直接導致部分零售網點 “關停并轉”。上海連鎖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大批便利店在租約到期后,租金從每年15萬元猛增到40萬至45萬元,以至于一些便利店被迫關閉。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平均租金占總經營成本的比例已高達57%,大部分單店已很難盈利。與此同時,人工、租金等經營成本也在快速攀升。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上市公司年報整理后發現,2012年零售百強企業中29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率中位數為8.8%,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11.6個百分點;合計凈利潤為118.0億元,較2011年降低8.0%;29家上市零售企業中,有11家凈利潤出現下滑。
網絡購物的興起也使部分傳統百貨商場淪為電商“試衣間”。以實體店為基礎的一些商業街和購物中心,空置率開始提高。據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調查,一線城市購物中心空置率從去年的7.9%增加到今年的8.4%;二線城市空置率從去年的10.2%上升到今年的10.5%。
商務部駐上海特派員張國慶指出,以上問題導致零售行業利潤率明顯下降。他認為,商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我國商業 (含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67166億元,占GDP總量的11.8%,占第三產業的25.6%,對第三產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9%。但面對發展的內外壓力,零售業必須以市場化為方向,以信息化為手段,以系統化為基礎,以標準化為重點,進行改革和創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