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級產業集群品牌聯合提速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千億級產業集群品牌聯合提速。

產業高速發展需要單體企業的優勢互補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中國休閑服裝名城、中國童裝生產基地、中國內衣名鎮、中國織造名鎮……這一張張帶著“國字號”的名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泉州紡織服裝產業的優勢。
在品牌林立的服飾市場上,泉州企業一方面力求將品牌做大、做強、做久,另一方面也在探求品牌發展新的出路。品牌的強強聯合便是其中的一條出路。
從最初的聯合促銷到現在的共建一座“城”,十余年間,泉州服飾企業間的合作由簡單的資本合伙,演化為資源與產品線的全線融合。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優勢資源的高度集中,在加劇市場洗牌的同時,也將成為未來企業“微利生存”的突圍之道。
2014,區域品牌作用凸顯,對于紡織服裝這個泉州最早邁過“千億”門檻的產業集群來說,迎來了轉型升級的新起點。本期商報和您一起梳理泉州鞋服企業在許多方面做出的嘗試,探討品牌聯合的一些可能的發展空間,力求通過聯合實現雙贏。
紡織產業集群熱衷縱向整合
從最初的聯合促銷到現在的共建一座“城”,十余年間,泉州鞋服企業間的合作由簡單的資本合伙,演化為資源與產品線的全線融合
近幾年,國內產業競爭格局發生了變化,過去的競爭對手成了合作伙伴,紡織服裝業內開展起各種形式的合作。從最初的聯合促銷到現在的共建一座“城”,十余年間,泉州鞋服企業間的合作由簡單的資本合伙,演化為資源與產品線的全線融合。
名企抱團
民營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既需做大,更需做強。有實力的民營企業還可以考慮進行強強聯合,尋求最佳規模經濟。正在籌建中的安徽七匹狼服飾、安徽寶德服飾二期便是一個強強聯合的實例。
2012年,七匹狼和寶德在安徽已完成近期1萬平方米的過渡工廠建設并投入試生產。就在8月28日,七匹狼服飾、寶德服飾二期也舉行開工儀式,項目位于宿州市循環經濟示范園內,著力打造中國中部休閑服飾創意產業中心、中國中部少兒創意產業中心兩個綜合性生產基地,打造集研發、設計、展覽、倉儲、物流為一體,集合服裝產業鏈的上下游配套企業為一體的綜合產業鏈平臺。
七匹狼9月9日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七匹狼服飾有限責任公司擬與安徽寶德服飾有限公司、泉州寶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蔡華山共同投資設立安徽宿州力行時尚產業有限公司。
在品牌林立的鞋服市場上,泉州企業一方面力求將品牌做大、做強、做久,另一方面也在向外探求品牌發展新的出路。
去年10月,361°集團與One Way Sport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其中361°投資公司和One Way Sport分別持有70%及30%股權。合資企業擁有One Way Sport在北歐運動與戶外運動產品資源,負責在大中華區拓展戶外裝備及騎行市場,并由361°負責合資企業團隊組織,以及大中華區設計、生產、分銷和推廣One Way產品等日常營運和管理;One Way Sport提供產品的設計、研發及技術創新支持。
共同出資投資大項目,這是泉州企業間合作的一種比較常見的形式。早在2005年11月,九牧王、安踏、菲莉、寰球四家泉州知名民營企業共同注資成立福建省海峽西岸投資有限公司。新公司的經營范圍涉及房地產、建筑、旅游、服裝、鞋業、家具等領域。德化佳美、順美、創意、龍鵬四家行業龍頭企業聯合成立了德化四星公司,涉足飲水工程、舊城改造等項目,并投資3個多億建設涌口水電站。
優勢互補
如同阿迪達斯之于銳步、耐克之于匡威,在經過一番角逐后,深感與其互為敵手,拼個魚死網破,不如握手言和,結成利益共同體,一起分享市場蛋糕,這就是競合。
泉州企業不僅和當地企業合作,也有不少與浙江、廣東等地的品牌企業合作的成功案例,合作伙伴越優秀,產品就越優秀。據了解,泉州石獅一服裝品牌與廣東中山及江蘇常熟三家服裝企業聯合在上海成立一個統一的品牌聯合運營中心,進行跨區域的產業品牌橫向資源整合,對生產、流通、傳播等環節進行改革,達成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合作熱潮不僅僅在國內上演,在境外資本市場經營得風生水起時,泉州商人們仍然繼續描繪著各自的國際化藍圖,資本充盈的泉商開始通過與國際商業巨頭合作,傳播著自己的品牌文化和商業運作模式。
安踏總裁丁世忠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企業走出去有多種方式,安踏正在嘗試自己的一種方式。“高端市場要有我們的份,未來泉州品牌還要繼續與國際大牌對接合作,聯手發展?!?/p>
產能對接
曾有一個外地客商到泉州后,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如果你想在泉州做服裝,除了錢,其他什么都不用擔心?!边@句話,從某一個角度反映了泉州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完善程度:小到一顆紐扣、一條拉鏈,大到一件成衣,在泉州都能找到相應的生產廠家。
早前,蓋奇集團就和海天輕紡簽訂了一份合作合同,這是一個典型產業鏈的競合之作。海天輕紡以紡紗、纖維、漂染見長,而蓋奇是以面料和T恤為主。海天輕紡和杜邦正合作研發玉米纖維,杜邦是國際上領導紡織業潮流的企業,和他們合作,蓋奇的產品就有了一個跟上潮流的依靠。
自去年泉州市政府啟動的“萬家企業手拉手”三年行動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完成配套協作、生產,加快產業創新平臺的建設,強化抱團營銷開拓市場,發揮行業協會資源協作配置作用。
“今后的市場競爭,不再是單個產業環節之間的競爭,而是整個產業鏈整合能力的競爭,行業運營成本越低,企業的利潤就越大?!痹谌萏煊罨w織造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清發看來,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發展,將是紡織服裝業發展的世界性趨勢。
裕佳利(福建)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田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遇到融資難、資源不足等困境,抱團的形式有助于企業之間的資源互補,讓無形的資源變成有形的價值并且進一步落地生根?!坝邢薜馁Y源就不會浪費掉,公司之間還會產生深厚的感情,今后可能在其他方面,比如融資上互相擔保、幫助。中小企業應該抱團探索出一條新的出路?!?/p>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陳金龍教授認為,泉州具有完整的產業鏈,但星羅棋布的制造工廠,卻讓同一生產環節內同質化競爭更為劇烈。“如果行業龍頭企業能夠對產業鏈內企業進行縱向整合,不僅對自身剝離生產環節,主攻研發、銷售有所幫助,還能進一步掌握產業鏈優勢,提高本企業甚至整個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