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棉市場繼續承壓 暫時“偃旗息鼓”
目前疆內棉花加工、經營企業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買賣雙方棉價、心態的搏奕因春節到來暫時“偃旗息鼓”。一些自籌或自有資金收購的棉企加大降價、拋貨力度,導致國內棉花市場繼續承壓。1月中旬新疆棉成交價較12月下旬下調100-200元/噸,地產棉則下調200-300元/噸,棉花加工企業虧損面不斷擴大。
部分依靠農發行、信用社及其它商業銀行貸款收購的棉企大多選擇了“堅守”,2128B、3128B級等高品質皮棉報價堅挺,甚至對內地棉紡織廠、中間商明確提出“非誠勿擾”,而2127C2、3127C2級等低長度、高馬值的棉花則象征性下調50-100元/噸,整個新疆棉市場“惜售”和“拋貨”共存,“賭漲”和“看跌”均在。
1月13-14日,阿克蘇、巴楚站臺2128B級(3128B)、2128C2級(3128C2)的公檢毛重提貨價分別為12900-13000元/噸和12700-12800元/噸,而2126C2級(3126C2)的報價則降至12000-12200元/噸,高低等級差價再次拉大。
。“原料和產品去庫存化”是近一個月內紡織、面料、服裝廠家最主要任務,對大部分下游企業而言,回籠資金的難度相當大。此外用棉廠家對3月份國家有關部門重啟國儲棉競賣的預期強烈,特別是紡C40S及以下支數的中小企業原料庫存大多降至10天左右。
相關鏈接:
國內棉花市場弱勢依舊,市場依然冷清,棉價疲軟下行,為了能在節前將手中積壓的庫存盡快變現,部分棉花加工廠、棉商紛紛下調棉價,盡管如此,紡企手中受 資金限制,購買意愿并不強,只有部分紡企補充庫存,少量采購。臨近年底,無論棉農還是棉企都在盤算一年收益,棉企由于人工、電力及運輸等成本高企,再加上 年底銀行貸款每月利息,綜合下來大部分棉企均處于虧損狀態,只有少部分棉企微利;由于今年棉價一直跌跌不休,近幾年植棉人工成本又持續增加,因此棉農除去 所有成本后也是所剩無幾。
當周,主要紗價繼續小幅下跌,紡織行業整體行情未有改觀,常規紗生產基本保持上月水平,但高支紗由于2016年未接到新訂單,因此部分廠家已關停部分常規紗及高支紗的生產,紡 企為緩解資金壓力均加大力度去庫存,而目前市場行情低迷,下游坯布廠家手中也是資金匱乏,造成紡企節前去庫存壓力重重。據中國棉花網最新調查問卷顯示,近 一半的企業準備在2月上旬放假,部分企業還準備延長假期。進口紗方面,近期外紗行情下滑,有些在實際成交過程中下調了價格,銷售量有所上升。
近期鄭棉振蕩運行,9月合約在連日大幅下跌后小幅反彈,目前市場關注焦點集中在儲備棉輪出時間上。綜合分析,本年度棉花供需存在缺口,但是巨量棉花儲備的去庫存化及東南亞的激烈競爭將長期壓制棉價走勢,預計鄭棉期貨將偏弱振蕩運行,不排除階段性反彈行情,建議逢高沽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