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經濟時代到來:天貓首個千萬級粉絲店鋪為什么是它?
從流量經營到客戶經營,從賣貨時代到品牌時代,從商品時代到粉絲時代的轉變,粉絲運營的能力和品牌人格化的能力將成為互聯網品牌的核心。未來缺乏品牌缺乏粉絲認可的商家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小。
不得不承認,在互聯網品牌急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根植于網絡誕生的品牌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并迸發出驚人的活力。
2016年3月10日,對于韓都衣舍是不平凡的一天。這家互聯網服飾品牌以近一倍的差距狠甩第二,成為了天貓歷史上第一個手機淘寶收藏人數過1000萬的旗艦店。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收藏數字還不包括韓都衣舍集團旗下子品牌旗艦店的收藏。
天貓店鋪收藏數排名(全品類)
1、韓都衣舍旗艦店:1000.1萬
2、 三只松鼠旗艦店:574.9萬
3、優衣庫官方旗艦店:556.4萬
4、小米官方旗艦店:534.7萬
5、ONLY官方旗艦店:456.5萬
6、NIKE官方旗艦店:463.2萬
7、森馬官方旗艦店:415.0萬
8、茵曼旗艦店:388.2萬
9、裂帛旗艦店:378.4萬
10、ZARA官方旗艦店:376.5萬
(說明:數據截止于2016年3月10日 17:43)
粉絲經濟是韓都衣舍最早進行開拓的領域之一。
在韓都衣舍成立之初,創始人趙迎光就很注重內容產出和粉絲互動。團隊通過在淘寶論壇分享韓國街頭的實景照片,傳遞產品來自韓國的真實性信息,與粉絲保持互動。后期又創辦雜志《韓時尚》,與產品一起寄送給用戶,每期雜志分發量平均達到40至50萬。
2014年,一部來自韓國的偶像劇《來自星星的你》走紅,主打韓流風的韓都衣舍花下千萬級巨資簽下該劇女主角全智賢,成功通過明星效應提升品牌影響力。在這之后,韓都衣舍分別簽約韓國明星樸信惠、安宰賢等明星,并通過超過400個韓星粉絲團運營來帶動韓都衣舍的品牌影響力。
“未來發展的核心就是內容運營能力和品牌人格化的能力。”趙迎光說。
2008年,韓都衣舍首批入駐天貓,在短短8年時間里,從0到1000萬,韓都衣舍用數字告訴了我們什么?
1、不開線下實體店,互聯網服飾品牌照樣能成!
“互聯網不是多了一個渠道,互聯網真的是一場革命。”
如今,互聯網品牌“線上品牌線下化”、傳統品牌“線上線下一體化”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茵曼、初語、七格格等為大家熟知的淘品牌相繼在近幾年開設了線下實體店。茵曼更是公布了公司的“千城萬店”計劃。品牌創始人方建華稱,5年內要在1000個城市里開到10000家門店。對于線上互聯網品牌來說,線下開店不僅能拓展銷售渠道增加銷量,更能樹立品牌形象,增強用戶體驗。
但與眾多掘金線下的互聯網品牌不同,韓都衣舍更像是一個“拜互聯網教徒”。從創立至今,韓都從未在線下開過實體店,趙迎光更是透露,堅決不開線下店,只考慮如何在線上做得更好。這幾年,韓都用互聯網思維深耕品牌與產品。在品牌上,采用多品牌運營模式,滿足消費者越來越細分的個性化需求。在產品上,依托淘寶、天貓、京東等綜合性電子商務平臺,依托原創與孵化平臺,打造一個互聯網時尚品牌生態系統。
2、把“用戶”變成“粉絲”,再帶著他們一起玩兒
互聯網時代是粉絲經濟時代,對品牌的人格化要求更高,通過請明星代言,可以迅速影響全國范圍內對明星有忠誠度的粉絲,從而將粉絲對明星的好感轉移到對品牌的認知上。”
過去的一年里,“粉絲經濟”絕對是互聯網和營銷界的熱詞。從邏輯思維的大熱到小米手機背后的龐大社群,對于品牌來說,粉絲就是民心,簽約與品牌形象相符的優質明星代言能夠快速積累品牌潛在消費者。
韓星的助力讓韓都衣舍瞬間贏得了娛樂圈與年輕消費者們的關注。在積累大量曝光度和關注度之后,韓都衣舍又通過微信、微博、官方網站以及線下活動,將粉絲對自家“愛豆”的好感轉移到品牌上來,提升韓都衣舍的時尚感。
3、切割消費者,從“大眾”轉為“小眾”
服裝品類與品牌的迅速擴張讓消費者的口味越來越挑剔,單一品牌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2008年到2011年之間,韓都衣舍只做一個服裝品牌。而如今,消費群體已經從“地域化”轉變為“社群化”,深耕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才是王道。
從2012年開始,韓都衣舍便開始嘗試做多品牌,首次推出男裝品牌;2013年,開始做童裝,衣服風格上嘗試歐美風;2013年之后繼續擴張,2014年做了10個服裝品牌,2015年又增加了大概10個服裝品牌。如今,韓都衣舍已經延伸出韓風、歐美風、東方風三類風格,涵蓋女裝、男裝、童裝、老年裝等20余個品牌的韓都衣舍。
多品牌戰略背后的核心支撐力是創新,為了使品牌保持持續的創新能力,韓都衣舍不斷搭建自己的孵化平和生態系統。為此。韓都衣舍一手打造的“產品小組制”。目前,韓都已有300多個產品小組,總共負責旗下近30個品牌的運營。
除了韓都衣舍,不少天貓旗艦店的粉絲數也同樣惹眼。從上榜的天貓收藏數前10的品牌來看,服飾類品牌占據了大片江山,穩做8個席位。除了優衣庫、ONLY、ZARA、NIKE這類海外知名品牌外,森馬、茵曼、裂帛三家本土服裝品牌也位列其中。粉絲時代,有用戶便有了流量,有了粉絲便有了變現的可能。從不為人所知到今天百萬千萬級粉絲,品牌影響力是關鍵!
1、成為TOP10,品牌影響力是關鍵
上榜的10家品牌中,傳統品牌為例六席,在數量上略超互聯網品牌(韓都衣舍、茵曼、三只松鼠、小米)。拋開品牌本身各種“吸粉”營銷策略外,促使用戶本身愿意去收藏的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品牌自身的影響力。畢竟,沒有哪個用戶會主動收藏一家不喜歡、不好玩的店鋪。
除了為提供符合用戶喜好和調性的優質產品外,如何讓用戶覺得好玩從而對品牌產生好感?從過往的歷史及現狀我們也不難發現,韓都衣舍、茵曼、三只松鼠三大品牌另一個上榜關鍵便是注重粉絲之間的服務和體驗。三只松鼠利用“主人”標簽,包裹購物體驗,建立起與用戶之間的情感紐帶。茵曼著力打造的茵符文化,通過茵曼APP“聚會”建立起與粉絲的互動圈。小米則將粉絲運營做到極致,。另外六家傳統品牌則依靠本身線下積累的服務和影響力,觸網后積累的先天客戶優勢,為品牌附能,不斷的通過客戶經營去提升品牌影響力,從而獲取用戶對品牌的深度關注。
所以當我們苦苦的送紅包優惠券讓客戶給好評、收藏、分享的時候,需要優先考慮的其實是如何做好品牌和用戶服務,有了這個基礎,收藏自然水到渠成。
2、有了粉絲,未來我們可以做點啥呢?
得粉絲者得天下,粉絲有了,如何利用粉絲去帶來流量呢?我們都知道,現在流量的入口越來越少,越來越分散了。平臺的總流量也已經趨于平穩,并分散到更多的小河流里,以前是收藏夾、購物車,現在是微淘、網紅、達人等等細分入口。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我們又能做些什么?
先就收藏本身來看,對收藏用戶做定向營銷及數據分析挖掘將是一個趨勢,從現在ecrm里面的基礎營銷,到不久前阿里剛發布的聚星臺我們可以看出,未來收藏將有更多的想象空間。通過積分、千人千面、定向營銷,未來我們可以對收藏用戶做更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試想韓都衣舍通過用戶畫像,便可以分析出一千萬收藏粉絲的人群特征。當我們有一天可以與這一千萬的粉絲直接產生互動,背后的價值自然是不言而喻。
長遠來看,只要擁有了粉絲,未來總會有變現的一天。
3、從收藏量里,我們還可以悟出點什么?
收藏量對商家而言可能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如今,消費者的理念和商家的經營理念都已經發生變化,收藏量也由此產生出新的意義。
首先,要抓住每一個流量入口。無論是電商平臺內的收藏夾、購物車、聚劃算、淘搶購,還是微淘、社區等具有社交屬性的流量入口,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記住一個理,先把粉絲聚集起來再說。對于有實體店的傳統品牌,流量的入口不僅依賴于線上,還可以通過線下實體店為線上導流。
其次,建立自己的粉絲池,打造與用戶之間更多的接觸點。當我們獲取了客戶資源之后,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基于現有客戶建立屬于我們自己的流量池,把自己的粉絲圈起來,建立更多與客戶之間互動的出口。
最后,做到品牌附能。這是客戶經營的時代,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店鋪,有流量才能讓你快速發展,但是想要長遠健康發展,我們必須學會從流量經營跨入到客戶經營的時代,賦予品牌、客戶、商品更多的能量。
從流量經營到客戶經營,從賣貨時代到品牌時代,從商品時代到粉絲時代的轉變,未來缺乏品牌缺乏粉絲認可的商家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