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奢侈品牌現狀,并提供轉型路對策
跨境電商搶食、消費者購物熱情下降、品牌吸引力褪化......多重因素合力將奢侈品線下銷售拉下“神壇”,大牌們拉開了關店序幕,大中華區成為“重災區”。曾經重點發展的黃金領域如今卻變成了躲不開的泥淖,眾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關店并不一定代表著永遠的頹廢,也許只是為了更有力的回擊,奢侈品大牌在華紛紛遇阻之際,盤點奢侈品牌現狀,并提供轉型路對策。
奢侈品牌在華遇冷 香港上市五年的Prada風光不再
自從2011年Prada在香港上市之后,Prada集團一直是奢侈品牌中為數不多能保持每年兩位增長的品牌之一,然而近兩年卻增速逆轉,高增長神話破滅,經歷了2014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下降17%之后,在2015財年,利潤也沒能實現逆轉。

對策:高冷Prada低頭放緩開店 改變戰略猛推定制服務
業績壓力之下,Prada開始尋求轉變。
日前,Prada連開兩家新店,不僅如此,該奢侈品牌還翻新了上海恒隆廣場的門店和香港廣東道開設的品牌旗艦店。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一線奢侈品牌,Prada不僅借上海恒隆廣場店翻新之際高調增設定制服務,與此同時,Prada集團戰略營銷總監Stefano Cantino也公開表示,與以往不同,現在店鋪將為消費者帶來一種更親近、更個性化、更獨特的購物體驗,而不是僅僅追求銷售商品。業內認為,在業績一路下跌的背景下,一向高冷的“老干部”Prada開始向現實低頭,一改之前跑馬圈地快速擴張策略,開始注重店鋪升級和客戶體驗。
Burberry日子不好過:中國不買賬 市值蒸發20%
中國不買賬 奢侈品巨頭博柏利(Burberry)今年表現繼續低迷。數據顯示,2016年,博柏利全年利潤繼續下滑,該集團還宣布,2017年利潤將處于預期的最低水平。
這個英國奢侈品品牌,以雙排扣風衣和羊絨圍巾聞名于世,近幾年更是不遺余力地在全球圈粉,努力向著年輕化和潮流化的方向轉型。
然而,即便在2016年,讓貝克漢姆的大兒子擔當廣告攝影師,邀請吳亦凡在T臺上走秀,也沒有能夠挽回博柏利在財務上的糟糕數據。
對策:Burberry啟動重資產運營 未來兩年計劃在華新開9家店
英國奢侈品公司Burberry Group PLC博柏利終于全資控股了其在中國的零售業務。博柏利日前發布的一份聲明稱,公司以5400萬英鎊從耀萊控股有限公司(Sparkle Roll Holdings Limited)手中收購了剩余15%的中國公司股權。
博柏利的新聞發言人告訴記者,早在2015年9月就開始醞釀實施這項計劃。目前,公司在中國內地擁有65家零售網點店鋪。據博柏利方面透露,完成收購后,公司在今明兩年間會新開出9家店。
迪奧:2016年公司第四財季運營利潤大跌30.2%至7400萬歐元
由于近年來奢侈品新興市場增長乏力,行業收益放緩,敦促品牌不得不進行改革。Dior時裝部門報告稱,2016年公司第四財季運營利潤大跌30.2%至7400萬歐元。在中國,商場和百貨公司的客流量持續下降,品牌關閉門店已經不再是新聞。
對策:首戰“微商”試水成功 奢侈品網購新時代來臨
8月2日上午,不少人的朋友圈被這樣一條廣告刷屏:“Lady Dior Small手袋 七夕限定款 線上精品店獨家發售”。十時許,這條廣告所指向的鏈接顯示,這款定價為2.8萬元人民幣的七夕定制手袋已告售罄,“請至線下精品店選購更多心儀的作品”。
作為首個在朋友圈銷售包袋的奢侈品牌,迪奧稱,這款包袋于8月1日至8月4日在線上銷售,線上活動結束后會在門店繼續銷售,然而微信平臺發布不到半天就告售罄,顯示了這是迪奧在電商領域的一次成功試水。
其他對策:奢侈品行業衰退 LVMH組建基金公司擬多方位投資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 Mo 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E (MC.PA) 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將組建新的投資公司L Catterton ,該投資公司由LVMH SE集團以及LVMH SE集團的控股股東Groupe Arnault和投資機構 Catterton 共同投資組建。
Chanel等奢侈大牌加速整合上游產業鏈
近日,全球著名奢侈品牌Chanel一口氣投資法國里昂四家高端絲織品供應商,希望在成衣面料和工藝上追求更高層次的突破。Chanel這一動作背后,預示的是對上游供應鏈的搶占和整合,確保整條供應鏈的完整性。
此外,不僅是愛馬仕, LVMH集團、開云集團等歐洲頂級奢侈品公司近年都加快布局,整合上游供應鏈,包括收購制革廠,甚至開辦鱷魚養殖農場、養牛場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