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到底比京東大多少了?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最近接受采訪,被問及對京東的評價時說:“京東真不是競爭對手,阿里規模是京東六七倍的體量。”
蔡崇信說的對,只是GMV水太深,是時候說清楚,阿里巴巴到底比京東大多少了?
阿里巴巴是一個生態,包含了淘寶、天貓、聚劃算和速賣通的零售業務,目前,該主體業務收入貢獻占阿里巴巴77%。其次是云計算,阿里最具潛力的業務,今年Q2收入12.43億元。其三是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方面,Q2收入為31.35億元。此外,阿里巴巴還是螞蟻金服、菜鳥物流網絡的不持有控股權的大股東。雖然,新業務收入增長迅猛,但也只占阿里巴巴整體收入的25%,由于都處于燒錢投入階段。其中,云服務虧損1.58億,凈利潤率-13%;數字媒體和娛樂虧損9.96億,凈利潤率-32%;高德、釘釘等以及其它基礎互聯網服務虧損8.87億,凈利潤率-166%。
當然,除了零售業務,京東也有自己的物流,金融、云計算,O2O業務,所謂比較,一定在同一緯度。蔡崇信指出的交易規模比京東大六七倍,主要指淘寶、天貓的零售業務。蔡崇信被投資人稱為阿里巴巴“首席解釋官”,但顯然并沒把這六七倍說清楚,阿里巴巴到底比京東大多少了?具體分拆下來是以下幾個問題:
1、差距在擴大還是在縮小?
2、阿里和京東各在哪些品類更強?
3、阿里巴巴交易額當中,商品零售有多少?
差距是存在的,但在顯著縮小
京東披露2015年的GMV為4627億,阿里巴巴網絡零售平臺的GMV是2.95萬億,阿里是京東的6.4倍體量。如果是按最新2O16年Q2業績比較,阿里GMV同比增長24%至8370億,京東同比增長47%至1604億,阿里是京東的5.2倍。增速都在放緩,但京東增速依然是阿里巴巴的1倍,未來差距還會不斷縮小。
如果愿花更多時間研究分析,2009年京東交易額是40億,當年淘寶/天貓是2080億,后者是前者的52倍。那時京東還真不是阿里巴巴的對手,后者也不會在乎京東。那時只有京東等跟著做“雙十一”,但從2015年開始,阿里巴巴也跟風京東做了618大促,到“雙十一”時,會針對性要求商家“二選一站隊”。如果阿里巴巴不把京東當回事,大可不必如此費盡周折。
哪些品類阿里巴巴做的不如京東
一個月前,知名淘品牌小狗電器計劃A股掛牌上市,披露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1月到4月,京東平臺占小狗電器銷售額的46%,阿里平臺占44.46%,線下等其它渠道占7.27%。一個誕生于阿里巴巴的品牌,京東渠道銷售額竟然高出阿里巴巴平臺,的確還蠻令人意外。
幾天前,咨詢了一個知名冰箱空調品牌電商操盤手朋友,被告知目前線上銷售占比為20%,京東、天貓和蘇寧易購呈6:3:1結構,國美在線可忽略不計。另外,因為有京東幫做渠道下沉,京東平臺增速高于天貓和蘇寧易購。家電第三方權威研究機構中怡康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在線家電市場,京東市場份額以44.9%領先,天貓36.1%位居第二,蘇寧易購為6.5%,國美5.9%,1號店4.3%。依托物流優勢,家電業務,京東領先于天貓,迫使阿里巴巴不得不戰略入股海爾日日順,蘇寧狙擊京東威脅。
在商超品類,2015年,天貓超市銷售額在100多億,而京東銷售額500億,后者是前者的5倍。如果京東還算上剛并購的1號店,二者差距就更大了。7月,和一國際奶粉品牌的電商操盤手交流,他透露他們在京東、天貓和1號店等渠道的銷售分別是45%,18%、18%,蘇寧紅孩子占15%,算是側面印證京東超市比貓超做得更好。商超品類是為數不多京東遠遠超過天貓的,也是當前阿里巴巴燒錢最多,虧損最多,追趕京東的品類。
目前,線上線下所有筆記本,40%銷量來自京東,線上市場份額更是超過60%以上。手機通訊市場,京東占整體15%以上的市場份額,在線市場份額接近一半,淘寶天貓加蘇寧易購估計體量和京東差不多。在3C數碼手機通訊品類,京東也遙遙領先與淘寶天貓。
舉這么多案例,并不是試圖要證明京東整體規模反倒要比阿里巴巴要大,因為不同品類有不同的表現,不可囫圇吞棗做比較。比如在汽車、服飾、家居品類,淘寶天貓的確可無視京東,另外,給阿里貢獻數千億交易額的餐飲、酒店、充值虛擬服務品類,京東基本沒怎么涉及,阿里也可以無視。所以,問題來了,阿里巴巴3萬億到底有多少商品是實物交易額?
{page_break}阿里巴巴有多少商品交易額
阿里巴巴是一個龐大生態,萬能的淘寶無所不包,但阿里巴巴從未披露過3萬億交易額的品類結構,多少是服裝百貨實物商品交易?多少是酒店旅游?多少是話費流量卡虛擬充值?多少是餐飲服務業交易?
根據最新財報2016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天貓的商品零售交易額(GMV)為15790億,京東的交易額為2890億。商務部公布的2016年1-6月份社會零售數據(吃穿用),全國網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143億元,增長26.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6%。簡單算一下:18143億-淘寶/天貓15790-京東2890億=-537億。發現問題了沒有,僅僅是淘寶和京東的交易額之和就超過了商務部統計的實物商品零售總額,這還沒算新美大、唯品會、蘇寧等、易車網其它電商數千億的銷售額。合理的解釋就是,淘寶和京東交易額需剔除大量酒店旅游、話費虛擬產品服務的交易。2016年上半年,京東實物商品交易規模是2836億,機票酒店充值等60億虛擬產品服務占2.1%。
今年阿里Q2淘寶/天貓等零售平臺交易總額8370億,沒披露機票酒店話費等交易額。但,阿里公布的集團關聯公司菜鳥網絡數據顯示,當季平均每日處理4200萬件包裹(暫不考慮退換貨帶來的重復計算),Q2處理38.22億件,占國家郵政總局數據的Q2快遞74.8億件的51.09%。淘寶總日活躍用戶1.7億左右(2016年5月手機淘寶日活用戶1.5億,日活用戶占41%),UV轉化率10%,每天產生1700萬筆訂單(人均產生2.47件包裹),假設客單價200元(當當和聚美都是100多,唯品會280左右,京東400多),則每件包裹單價為81.78元(考慮到大量9.9元包郵,82元包裹均價還是很高的)。日均4200萬件包裹,日交易額34.34億,第二季度的商品零售交易額就是3125.68億元!
那么,誰來合理解釋一下二者之間5244.32億的差距?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阿里巴巴的交易額當中包含了數千億的虛擬產品、酒店旅游等商品的交易額,是不需走物流包裹的。
京東和天貓規模旗鼓相當
是時候說清楚阿里巴巴和京東在商品零售領域有多少差距了。2016年Q2京東完成訂單量為3.734億筆,差不多是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京東以家電3C數碼通訊為主,商品單價高,訂單客單價差不多是淘寶的3-4倍。所以,阿里巴巴和京東的真實差距在2.5-3.3倍左右。如果京東只是比較天貓,體量基本差不多,而不是財報上顯示的兩倍差距。阿里巴巴并不是難以被超越,就如在家電3C通訊商超等很多品類已經被超越的一樣。
阿里巴巴自己做天貓超市,喵鮮生基本自營,還投資了萬象物流等數家倉儲物流公司,模仿京東模式,越做越重。還說自己在零售業務上無視京東,“我們就沒把它放心上”,就是自欺欺人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