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看好中國的數字化商業平臺
如今,中國的“雙十一”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創造銷售奇跡,來自全球235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通過中國的電商平臺購物,而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國際網購平臺在阿根廷占據著很大的市場份額。雖然阿根廷的紅蝦、牛肉和鱈魚已經出現在中國的主流電商平臺上,但是這個南美國家還在努力為自己的高附加值產品尋求更多商機。
近日,阿根廷駐華大使迭戈·蓋拉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相信更多阿根廷的出口產品能夠通過中國的數字化商業平臺找到更多的機會。據阿根廷駐華使館介紹,在2016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夜前夕蓋拉爾前往深圳與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石東偉舉行會談。
蓋拉爾與石東偉分析了阿根廷高附加值產品進駐中國電商平臺的可能性。蓋拉爾認為阿里巴巴電商平臺可以為阿根廷本土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提供了無限機遇。蓋拉爾說:“剛剛結束的中國“雙十一”購物節繼續讓所有人驚嘆。
作為一個消費的節日,它證明了中國百姓引人注目的購買力,而電商平臺銷售渠道的增長表明,我們一點也不能低估這些能夠與消費者相連的新途徑。”蓋拉爾表示,阿方正努力為其高附加值出口產品尋求新的銷售渠道,好讓這些產品更高效地到達中國消費者手中。
談到阿根廷的本土產品優勢,蓋拉爾首先強調了阿根廷農牧漁業產品一直以來所擁有的良好品質。同時,他認為阿根廷產品的另一個優勢在于食品安全,這也要歸功于中國和阿根廷兩國在管控體系中的長期合作。
除了傳統優勢產品,蓋拉爾表示阿根廷還有很多商品可以在中國電商平臺找到銷路,例如奶制品,皮革制品,服裝和巧克力。“阿方正努力促成本國出口商與中國主要電商更多的接觸。”蓋拉爾說。
阿根廷是世界重要的糧食和肉類生產大國,也是世界農畜產品出口大國。農牧漁業產品及加工品的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的60%,其他具備競爭優勢的出口產品還包括大豆、蜂蜜、食用油和馬肉。中國是阿根廷最大的大豆消費市場,阿根廷出口的大豆四分之三銷往中國。
相關鏈接:
打假是個世界性難題,本身波及商品范圍廣,干系涉及面大。電商打假又是實體打假的延伸,在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時代大背景下面臨更多堵點和頑疾。當雙十一已儼然成為網商和消費者的饕餮盛宴之時,整個電商界亦陷入了“假貨”橫行,打假不止,越打越多的怪圈。
提起電商假貨,每個網購消費者都或多或少遭遇過,可以說電商在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制假販假者留下了可乘之機。假貨的定義在專業學術著作里指:和客觀事實明顯不符的商品。事實上它還同商品地域性特征、商品客觀和權威機構主觀認定等關聯,其界定之復雜,管理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百分之百正品”是許多電商網店在顯著展示位吸引消費者的廣告詞,然而這樣的廣告詞本身就意味著電商平臺上不可避免有假貨存在。換個角度思考,在實體商場,沒有哪個商戶會用“百分百正品”這樣的橫幅來吸引消費者,因為線下實體面臨著工商、稅務、質監等諸多部門的日常監管,經營相對規范,假貨賴以滋長的空間大大縮小,所以那樣的廣告詞就顯得沒有必要。而電商假貨是目前流通商品監管的短板,今年發布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中明確“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也意在填補這塊空白。
電商假貨多、打假難的問題根源在于何處?首先,價格低廉、需求量大、供應商多,以至虛假營銷、憑空造勢者橫行,打假者力有未逮。由于節省了產品研發、品牌推廣、售后服務等費用,假貨的價格比正品自然低了很多。而有些假貨的質量、外觀還說得過去,加之價格便宜,市場需求旺盛,從而催生了假貨市場的繁榮。造假的人多了,打假者就難以一一顧及,打假成了耗費心力的難題。
其次是市場機制不健全,信息不對稱給制假者留下漏洞。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環境中,賣方掌握了比買方更多關于商品信息,在市場中消費者往往無法辨別商品質量優劣,只能通過對比平均價格以及來源不明的評價信息來減低網購風險,加之正品價往往高于平均價格,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事例時有發生。
打假成本高,執法滯后致使假貨經營代價過小。當前涉及打假的機構、執法部門較多,在實體打假的經歷中尚有標準可依,一旦涉及網絡、電商打假,容易出現權力邊界不清,執法效率低下,多龍治水的混淆局面。商品流通、信息傳播在互聯網與移動互聯背景下形態多變,傳統的打假機制往往因技術、思維隔閡而不能做出迅速反應和精準決策,這為虛假營銷和假貨留下了轉移和再生的時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