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逛街逛出個布料市場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2016年的紐約時尚界多了一個辦活動的熱門場所,那就是“堅尼街(Canal Street)”,該街道就是紐約唐人街的主干道。先是Alexander Wang在那里促銷他的Adidas合作系列,但是方法比較特別——他拉了一輛印著自己名字和Adidas品牌標識的卡車去堅尼街上賣垃圾袋,想要營造一種“黑市”的感覺。
這個黑市的概念也被GucciGhost和Gucci的合作系列引用了,如果你看過Gucci的那款印著“REAL”的包就會明白,它的靈感到底來源于哪里。The Cut評論道,時尚行業和唐人街的繁華大道一起共享某些時刻,而那不僅僅是審美上的。
唐人街變得火熱本是件值得高興的,但Gucci和Alexander Wang的創意卻又讓整件事變得不那么舒服了。隨著高街時尚漸漸把它變成行為藝術的發生地,唐人街的文化也變得更加為人熟知,它甚至開始接受自己本來不那么想要攤上臺面的一面,比如假貨、仿制品或者一些低端業態,而這些都是打假營銷的后續效應。

過去的高端奢侈品是不愛做這樣的營銷的,他們反而會選擇規避這些聯結,但2016年的時尚風潮顯然有一些不同,Vetements掀起的街頭流行讓“罵人口號”、“政治”、“反主流”等元素大張旗鼓地印在衣服上,豪華已經變得無聊,人們開始接受更任性的營銷和廣告。
這是時尚品牌選擇唐人街做營銷的基礎,但唐人街本身也具備一些外行人看不到的優點。業內人士都知道,唐人街近年來已經存在一些迷你型的布料和服裝交易市場,比如Canal264號和265號,一些獨立設計師會選擇在這里買貨,比如品牌Area和CG,造型師Mel Ottenberg、Chris Gelinas、George Cortina等人都是常客,他們還都覺得唐人街是瘋狂的,但這一面十分迷人。

因為唐人街近10年來都竭力保持著更便宜的供應鏈成本和更多國貨源的選擇,在曼哈頓區,這實屬難得。它留給人們的感覺像是70年代的Soho,而不是2016年的紐約。據唐人街商業發展街區執行總監Wellington Chen說,這塊區域在80年代曾擁有2萬名服裝工人,所以設計師們搬到這里來的有很多,讓唐人街更加有名和商業化,“ 每300平方英尺,你就能創造一個新工作。”這些新事業把閑置房全部利用了起來,一度欣欣向榮。

然而,唐人街的生態也在逐年發生著變化,近年來從切爾西來的藝術畫廊開始占據這塊區域,再這樣下去,當地的常住居民會首其威脅,不得不搬離或改變營生的方法,這也是時尚界人士不愿意看到的。Office的聯合主編Jesper Lund就說,“ 我想巴黎世家或者什么品牌來Canal開店只是個時間問題。”
Chen也相信,時裝界人才們遲早會回到這里創造新品牌,“如果你想在美國生產,我們的女裁縫能做成千上萬套衣服。”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