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事件后 日本品牌服裝在中國市場銷路是否受影響
2010年日本品牌大規模中國市場“掘金”
2010年,眾多日本服裝廠商將其品牌第一次推向中國。日本紡織服裝的推廣活動從北京到上海,大有集體開拓中國服裝消費市場的態勢。頻繁的推廣活動讓日本風格的服裝更接近中國消費市場。在對海外市場進行開拓的同時,日本收緊了服裝進口的措施,減少了服裝進口的數量,中國服裝出口到日本的數量更是被削減。
日本服裝推廣不遺余力
年末,“東京視點”服裝推廣活動在上海舉行。“酷和可愛”,是此次“東京視點”推廣活動日本服裝給人們的突出印象。
在日本經濟產業省創意產業促進辦公室室長渡邊哲也看來,中國如今不僅已是全球服裝及其面料的生產基地,而且也正成為重要的服裝消費市場,尤其是都市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對全球時裝以及時尚的變化非常敏感,構成了一個可觀的消費群體。正是這些原因,促成了日本經濟產業省選擇上海開展服裝推廣活動。
業內人士當時也預測,2010年之后,中國的服裝消費市場將慢慢步入個性化市場,即在流行時尚中融入個性品味。這為包括日本企業在內的全球知名服裝品牌提供了新的商機。
據介紹,作為世界時尚中心之一,東京多年來憑借高品質、高科技的服裝面料,在亞洲引領了服裝時尚風潮。2010年來滬推廣的共有21家日本公司,展示七個時裝品牌、八個兒童服裝品牌以及七家企業新開發的具有高強度、輕量、透氣防水等特點的高性能纖維面料。
這是日本服裝品牌推向中國市場的第一波熱潮。
2011年日本少女服裝品牌搶灘中國市場,借力時裝秀與電子平臺
繼優衣庫、Honeys等日本服裝品牌在中國市場取得驕人業績后,包括rosebullet、LIZLISA、Hany’s Closet在內的十余個日本少女服裝品牌上周同時在中國市場進行大規模推廣,并采用電子商務網站鋪設產品。
借“時尚盛典”
立體推廣
2011年5月7日,CECIL McBEE、COCODEAL、DRESSCAMP、Hany’s Closet 、Joias、Kitson 、LIZLISA、Lovedrose、 rosebullet、Ravijour、22OCTOBRE等11個日本少女服裝品牌參加在北京舉辦的“Tokyo Girls Collection通過服裝展演、T-GIRLS選秀等活動進行品牌推廣。據悉,此前的TGC均在日本國內舉辦,這是首次登陸中國。業內人士認為,從此前進軍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來看,商家確實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購買潛力。
{page_break}
向“前輩”借鑒市場經驗
從2002年9月進入中國市場至今的9年時間里,優衣庫已經在全國各主要城市開店超過50家,其中,在上海、北京的店鋪數均已到達兩位數。快時尚品牌Honeys進入中國則帶有更大的戲劇性:其社長來上海出差,初衷并非是考察中國市場,卻在當天就決定進入中國市場。于是2006年1月Honeys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鋪,4月份獨資好儷姿(上海)服飾商貿有限公司成立。
但就現狀而言,日本服裝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與日本本土差距還很大。據業內人士介紹,像Honeys在日本的店鋪面積都很大,而中國商場卻很難提供與其本土相當的陳列環境,而且中國主流流行趨勢仍然以H&M、ZARA等歐美時尚品牌為主,定位為“少女品牌”而價格卻相對偏高的日系品牌,諸如bread n butter、IIMK等則很難取得龍頭地位。
靠電子網站鋪設產品
“前輩們”進軍中國市場的經歷也讓此次進行推廣的日系品牌開創了一條“新路”:開拓垂直電子商務網站“TGC時尚商城”,構建自己的“時尚產業鏈”。
業內人士認為,時裝秀與電子商務垂直對接的全新模式,讓消費者能夠更快、更全面地接觸到時尚信息,打破了專業人士與普通消費者在時尚信息上不對稱的局面。這讓許多當地沒有TGC店面的消費者也可以買到新進入市場的商品,而不用付出代購費、高額快遞費等費用。同時也解決了店面風格和產品陳列問題。
這是日本品牌選擇性打入中國市場的第二步。
2012年“釣魚島”事件迫使日本服裝品牌的第三步轉戰東南亞?
據悉,日本大型服裝廠商近日正在加速將生產重心與消費市場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面向百貨店的高單價商品的生產和銷路開始向東南亞轉移。這是因為,這些東盟新興經濟體與中國相比,勞動成本和關稅更低。
某服裝商會計劃自8月中旬起,在緬甸開始生產面向2家百貨店的女裝品牌羽絨服。以部分位置帶有毛皮的長款羽絨服為例,在日本的銷售價格接近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02元),與在中國生產相比,成本可以降低5千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400元)。今后男褲等的生產也將轉移到緬甸。
中國除了人工費暴漲外,確保勞動力供應也在成為難題。緬甸的人工費非常低廉,僅為中國的1/5,由于保證人員供應非常容易,因此三陽商會決定將生產放在仰光近郊的縫制工廠。由于緬甸可以適用日本針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惠關稅制度”,所以產品出口日本可免征關稅,而這個優勢也將體現到售價中。而且東南亞各國的經濟發展飛速,很適合作為潛力消費市場。
同樣以面向百貨店的品牌作為主力產品的日本某控股有限公司也計劃在2015年度之前,將目前僅為10%左右的東南亞生產比例提高至30%左右。今后,休閑服裝和運動服裝的生產將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在中國的生產比例約為60%的日本的世界服裝公司(World Group)也打算將生產部分轉移到越南等地。
由于受優衣庫和其他外資快速時尚品牌等低價服裝崛起的影響,消費者對價格的要求正日趨挑剔。作為大型服裝廠商的銷售渠道,日本百貨店的客戶正在流向專賣店和時裝商廈,截至去年,銷售額已經連續15年出現同比下滑。目前的形勢要求各服裝公司,在設計等方面具有較高附加值的服裝也要以較低價格進行銷售。
觀察日本貿易統計數據可以發現,由于受生產撤出中國的影響,今年1~6月,來自東盟區域內的服裝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22%,持續保持了增長勢頭,與下滑4%的中國形成鮮明對照。隨著日本與ASEAN簽署經濟合作協定(EPA),紡織品關稅已經取消,這也使ASEAN的優勢更加明顯。
增長最快的產品是馬球衫(polo shirt)和毛衣等針織品,而增長最快的地區則是去年4月特惠關稅限制開始放松的緬甸和柬埔寨。來自無需繳納關稅的兩國的針織品進口入量均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0%,增長迅速。
在面向百貨店的產品之外,這種趨勢也如出一轍。運營綜合雜貨店“無印良品”的日本良品計畫株式會社計劃今年將針織品在東南亞的生產比例提高至70%。而在此前,占70%的則是中國。外套和夾克衫等工藝比較復雜的產品的生產基地今后也將向東南亞轉移。
反思其中,服裝市場與其他商品市場一樣,都有各自的階段性時期,不管釣魚島事件結果如何,適時的轉移目標和改變戰術都應該成為服裝企業與商家的明智選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