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記首屆慈善“雙十佳”評選候選者楊皮匠鞋業
在雅安,提起楊皮匠鞋業有限公司可謂家喻戶曉。老百姓足下的皮鞋,不少都貼有“楊皮匠”標牌。公司始終秉承“發展經濟,服務社會”的企業精神,把努力創造經濟效益、多作貢獻和積極回報社會、熱心公益事業視為己任。近年來,楊皮匠鞋業有限公司先后向社會捐款捐物近200萬元。
幫助受災群眾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楊皮匠鞋業有限公司在第一時間組織員工為受災群眾捐款捐物,連夜趕工為受災同胞生產了價值120余萬元的皮鞋。同時,楊皮匠鞋業有限公司積極參加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招聘活動,為120名受災群眾提供就業技能培訓,解決了110名受災群眾的就業問題。
2008年5月23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雅安市賑災義演《我們在一起》活動中,楊皮匠全體員工及經銷商為受災群眾捐款30290元,公司董事長楊德貴的兒子現場捐贈了5萬元。
今年,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楊皮匠鞋業有限公司感同身受,為青海受災同胞連夜加班加點趕制了價值35萬元的皮鞋,并號召員工以及“楊皮匠”的經銷商為受災同胞捐款3萬余元。
說起慈善事業,楊德貴表示:“與捐款上千萬、上億元的慈善家相比,‘楊皮匠’捐贈的這點錢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每個人、每個企業都能根據自身的收入,或多或少地拿出一些錢來,會有多少貧困家庭獲得救助!當然,這只是個開始,我們會在今后越做越好。”
踏上慈善長征路
“慈善不是一時一地的‘陣地戰’,慈善是‘長征’,永遠沒有終點。”正是秉承著這樣的信念,“楊皮匠”公司誓要將慈善事業進行到底。
從2003年開始,楊德貴的妻子便長期資助20名貧困學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貧困學子上學難的問題,圓了他們的上學夢。
2004年,在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期間,中國皇茶第一坊、名山縣智矩寺生產的50克綠眉仙茶,被“楊皮匠”以9000元的價格競拍到手。為了讓普天下的人能目睹當年皇帝祭祀所用貢茶的“尊容”,“楊皮匠”特將此茶的一半贈送給了名山縣茶史博物館,供游客參觀。另一半,“楊皮匠”在企業慶典期間給職工品嘗。
2007年,楊皮匠鞋業有限公司出資25萬余元,在市區青衣江畔建造了5組皮鞋生產流程雕像,從皮鞋的剪裁到縫制再到最后成鞋,每一組都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雅安皮鞋嚴謹的制造工藝。如今,這5組雕塑已成為青衣江畔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楊德貴一直認為,企業是社會中最有能力、最有義務做慈善事業的團體,一個有良心、有成就的企業家更應該回報社會,才能實現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