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救濟調查開始從低附加值產品逐漸向高附加值產品升級
2009年,中國出口產品共遭受116起貿易救濟調查,自2002年以來首次超過每年100起;至此,中國已連續15年成為全球反傾銷調查重點,連續4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涉案損失每年高達300億~400億美元。
如何應對高發的貿易摩擦?記者專訪了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楊益。
傳統增長模式更易激發貿易摩擦
2009年我國遭遇的貿易救濟調查突破100起,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原因都有哪些?
楊益: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各國為挽救本國經濟,減輕各種政治壓力,紛紛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對本國制造業的扶持,以降低失業率,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就成了“救命稻草”之一。因此,從現象上來看,貿易摩擦增多是金融危機的應急性沖突。
但是也應該看到更深層次的矛盾。作為全球第二大貿易體和第一大出口國,中國面臨貿易摩擦的高發態勢,客觀反映了我國產業與發達經濟體的互補和緊密依賴關系,以及與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產業結構相似性。一方面,中國產業競爭力的上升,導致一些國家可能把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措施作為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向中國施壓的政治手段,使我國維護宏觀經濟穩定運行與進出口貿易利益的難度、成本和風險增加;另一方面要反思的是,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和貿易增長方式存在不足,貿易增長方式粗放和貿易不平衡問題突出。反觀長期作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家的德國,卻很少有針對其的貿易摩擦案件,根本原因在于德國主要出口產品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難以替代,更是一些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關鍵性產品。
結合中國目前的產業現狀來看,哪些產業是國際貿易調查的高發區?
楊益:由于國際金融危機、貿易保護主義、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能源礦產及環境的制約增強等綜合因素作用,產業發展環境趨于復雜、未來的產業安全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從我們這幾年調查研究與評估的情況看,紡織、輕工、鋼鐵等產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石化、汽車、裝備制造、船舶、電子信息、農產品[18.75 1.08%]部分產品產業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而光纖等高端領域和服務業尚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同時,除了國際競爭力之外,還要看產業的外部貿易依存度。汽車、機械、建材等因原材料和產成品對外貿易依存度較低,產業安全狀況相對良好,輕工、紡織服裝、船舶、信息等因產成品對外貿易依存度高,受到外需波動影響較大,鋼鐵、石油化工、有色金屬等因原材料對外依存度高,安全受上游供給影響很大。
同時,近年來的貿易摩擦案件也反映了貿易救濟調查開始從低附加值產品,比如紡織品、輕工產品等迅速擴大到機電、醫療保健品、化工產品、微電子產品、食品土畜產品等高附加值的產品。今年6月30日,歐盟對華數據卡發起反傾銷調查,并對數據卡啟動保障措施調查,預計該案的涉案金額將高達40億美元,這是此類高科技電子產品首次出現在貿易救濟調查中;今年1~7月,國外對華41起貿易救濟調查,涉及電子、紡織、化工、建材、輕工、冶金、有色金屬、造紙和金屬制品9個行業。其中,冶金、建材、化工和輕工行業的案件位居前四位。
壁壘越來越多 亟須逐個擊破
今年6月,OECD(經合組織)、聯合國貿發會、WTO(世界貿易組織)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從2009年11月1日~2010年5月中旬,G20(20國集團)總體上兌現了在金融和經濟危機形勢下不新增國際貿易和投資壁壘的承諾,大多數投資政策都對外國投資者“更開放”、“更透明”。這是否意味著國際間的貿易摩擦局勢會由此發生變化?
楊益:從數量上來看,今年的貿易救濟案件數量雖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占全球貿易案件總數的比重依然很大。據世界銀行日前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47%新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和82%已完成的案件都針對中國。除了貿易救濟調查之外,還有一些國家針對中國商品直接實行了貿易保護措施,在今年全球新啟動的15項貿易保護政策中,針對中國商品的占10項,比例高達67%。
金融危機過后全球經濟面臨再調整,將經歷一段較長的低增長期,各國更加注重內外均衡發展,通過結構調整尋求新的競爭優勢。發達國家要求“全球經濟再平衡”,所以中國制造業出口仍將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目標。可以說,在“后危機時代”, 我國面臨貿易摩擦的態勢將呈現常態化、復雜化和多樣化。
在新的國際貿易形勢下,貿易摩擦會呈現哪些新特點?
楊益:當前名目繁多的“新貿易壁壘”措施,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一個特征。貿易爭端的內容從價格、數量快速擴大到各種標準上,比如安全標準、衛生標準、包裝標識、信息技術標準、環境標志、勞工安全標準和福利標準等,這對我出口產品的限制影響更大、更持久。據國家質檢總局調查,2009年有34.3%的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響,全年出口貿易直接損失574.32億美元,比2008年增加68.9億美元,占同期出口額的4.78%。同時,隨著新一輪低碳經濟的興起,在這方面也可能形成一些新的貿易壁壘,現在一些發達國家積極要求征收“碳關稅”就是一個信號。
除了大家都已熟知的各類“技術貿易壁壘”、“綠色貿易壁壘”外,一些發達國家正在利用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標準的差異,構筑起一種新型的、更為隱蔽的國際貿易壁壘,即藍色貿易壁壘。我國沿海地區至少已有上萬家工廠接受過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審核,有的企業因為表現良好獲得了更多的訂單,部分工廠則因為沒有改善誠意而被取消了供應商資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