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運動品牌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9月13日訊,男籃世錦賽激戰正酣,雖然中國男籃早早被淘汰,但中國元素依然閃亮在土耳其賽場——與中國運動品牌361°等運動品牌也漸漸向海外擴張,中國的體育運動品牌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匹克專攻籃球
事實上,本屆世錦賽上與匹克簽約的球隊多達6支:澳大利亞、新西蘭、斯洛文尼亞、科特迪瓦、伊朗、塞爾維亞。而李寧品牌也與西班牙和阿根廷簽約,世錦賽24支球隊有三分之一穿的是中國品牌,這是從未有過的現象。
一口氣拿下6支球隊,匹克的胃口可真大。而其獨到的眼光也讓撒出去的錢沒有白花。爆冷戰勝世界冠軍西班牙后,身披匹克戰袍的塞爾維亞為匹克品牌賺取了巨大的廣告效應。
其實,早在2006年,匹克就成功簽約休斯敦火箭隊主場,成為第一個進入NBA賽場的中國運動品牌。而在此之前,通過贊助烏茲別克斯坦、希臘等國家籃球隊混了個臉熟的匹克,不僅在2005年成為歐洲籃球頂級聯賽裝備贊助商,更成為國際籃聯的戰略合作伙伴。
在國產體育品牌中,匹克是第一個跳出同質化圈子進行品牌國際化的企業。由于國內體育品牌一窩蜂采用“明星代言上央視”的模式,消費者顯得無所適從,走出國外,贊助國際頂級賽事就成為匹克的神來之筆。事實證明,這也將成為中國體育運動品牌走向國際化的一條捷徑,甚至是一條必經之路。
特步主打英超
新賽季的英超,除了豪門對決,伯明翰恐怕最為中國球迷所關注了。隨著去年華人富商楊嘉誠入主伯明翰,今年1月,中國運動品牌特步與伯明翰簽下了創紀錄的贊助合同,合約由2010年開始為期五年,贊助費用共9000萬港元,另外還包括約1000萬港元的運動服裝,英超賽場上將出現中國的品牌廣告。除此之外,特步與伯明翰還將共同開發專屬的“BCFC-XTEP”系列運動產品并開設專屬“BCFC-XTEP”品牌形象店,在國際市場上開設專賣店;合作安排中國內地球員赴英超踢球等。由此,特步也成了中國首家進軍世界頂級足球聯賽英超聯賽的體育用品贊助商。
體育營銷成為品牌推廣利器已是不爭的事實。與國內眾多運動品牌扎堆進入體操、羽毛球、乒乓球等中國優勢體育項目,甚至田徑、籃球項目不同,特步獨辟蹊徑進軍英超,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運動品牌。而這一特殊舉措,無疑為特步進軍國際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開設特步品牌專賣店打下了扎實基礎。
中國風勁吹海外
作為開展最廣泛、球迷最多的體育項目,籃球和足球無疑是中國運動品牌的主打方向。而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中國企業正在演繹多點開花、全面出擊的一出出大戲。
除了籃球外,匹克還簽約伊拉克奧委會并成為伊拉克國家足球隊的指定運動服裝,簽約澳大利亞籃協成為澳大利亞國家男女籃的裝備贊助商,簽約白俄羅斯網球明星奧爾加·格沃特索娃。連續幾年的匹克“NBA球星中國行”和“NBA籃球大篷車”活動更是一次次在國內外賺足了眼球。
另外,鴻星爾克除進軍西甲,還相繼贊助了朝鮮足球隊、簽約網球大師賽并登陸NBA;特步還分別贊助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奧運會、極限運動。而361°2008年簽約廣州亞運會,2009年成為亞奧理事會全球官方贊助商;安踏簽約NBA“狼王”加內特;中國動向2008年收購日本著名運動服裝企業Phenix2009年贊助挪威奧委會并與挪威滑雪聯盟簽約也都是中國體育品牌國際化道路上的經典之作。
縱深國際化道路依然漫長
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李寧作為中國體育品牌首次出現在國際賽場。自那以后李寧就打破了阿迪達斯和耐克對中國市場的壟斷并成為中國體育品牌當仁不讓的領軍企業。但隨著安踏、匹克、361°、中國動向和特步等運動品牌的崛起,一枝獨秀儼然已經走向百花齊放。
經過20年左右的快速發展,中國的體育運動品牌在數量上顯然已經具備和國際頂尖品牌叫板的實力。但在底蘊和品牌形象方面,中國品牌與其相比仍然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阿迪達斯歷經六七十年才有如今顯赫地位,耐克也在近四十年后才成為業界翹楚。舉個例子:耐克在早年標識設計上,除了經典的標志外,還有“NIKE”的字樣。而發展到今天,耐克的廣告中只見到LOGO標志,而沒有了公司的名字。但消費者看到這個符號就知道這是耐克,無需出現只字片語,它已成為一個文化的圣像深刻于人們腦海中。
因此,對中國品牌來說,國際化的道路依然漫長。首先,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阻礙著他們前進的腳步。要想別人先接受你的產品得先接受你的企業文化近幾年中國產品屢屢被反傾銷正緣于此。首都體育學院教授李相如曾表示,一個體育品牌要想走向世界一定要“著眼民族文化,保持胸懷博大”。只有伴隨著文化輸出,讓品牌的文化內蘊于產品,讓國際化視野的布局與當地文化充分融合,品牌的力量才會深入人心。
其次,國際化絕不是把產品銷往國外那么簡單也不僅局限在開了多少家專賣店。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是否擁有自主產權與時間積淀是否擁有品牌的文化內涵也至為關鍵。另外國際化必須具備國際研發力量、國際化的人才、國際市場的營銷資源以及國際銷售通路。
前路雖漫漫,吾仍將求索。安踏正圖謀借助簽約加內特之機進軍海外市場匹克也在美國洛杉磯籌備成立美國分公司和研發設計中心。這一切都預示著中國的本土體育品牌正在加緊追趕跨國品牌的步伐,國際化道路也將越走越寬。{page_break}
鏈接
龍頭企業云集福建
中國是體育用品生產大國,產量已占世界市場的65%,其中主要品牌均云集福建。
改革開放后,福建泉州和晉江逐漸成為了運動鞋生產和加工集中地。我國著名運動鞋生產基地晉江即在泉州的管轄范圍內,最早以OEM貼牌方式,為國際知名品牌加工出口。上世紀90年代后期,福建廈門、莆田和石獅又出現了喬丹、沃特和賽琪等品牌。
上述體育運動品牌在福建得到迅速成長,例如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的200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福建省有33個品牌入選,泉州市占16個,其中,體育用品品牌就有4個,包括特步、鴻星爾克、361°和奈步,另外晉江的德爾惠和金萊克也進入了排行榜。上述品牌都是當前的國內知名的體育運動品牌,從側面反映出國內體育運動品牌主要集中在福建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