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代工亟待轉向微笑曲線的品牌高端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國際品牌陸續開始到中國沿海地區尋找生產基地,全球化就把制造加工這個環節分配到了中國。至今,以江浙和廣東一帶為代表的地區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完善的制造體系。
在中國廈門,有一家論規模連中等都算不上的工廠,員工100多人,卻給超過20個國際知名品牌做代工,其中就包括Armani。在皮具間,記者看到每一個工人都戴著手套、面罩等等,這里進行的是無塵化管理。
從設計師、剪裁中心、模具到最后成品,每一個流程上都設有一道自檢關卡,以檢查質量,連及其細微的劃傷都不放過。最后,還有一道總的自檢程序在等待著出來的成品。像這樣才100多人規模的工廠,在中國鞋服制造業大軍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國際品牌對代工廠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如Prada會指派質量控制小組及檢查員嚴格檢查整個生產過程。
代工廠甚至會自己設計鞋服產品。看到代工廠自己設計的鞋服產品,專家認為完全有資格去角逐國際大獎。
“歐洲所謂的純手工的水平,其實在廣東很多鞋服工廠里都能達到,甚至比歐洲的工人技術還要好。”廣東省商業聯合會鞋業皮具產業合作委員會副主席楊葉林說。當你走進意大利的工廠,宛若置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作坊,這時你就會想起中國制造的工廠是多么的專業和規范。
在意大利,因不被美國和歐洲列為反傾銷對象,中國溫州的鞋服企業遠道而來開工廠的不在少數,除了資金,他們一起帶去的還有土生土長的中國勞工。
其實中國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差距其實就是文化以及歷史內涵的沉淀問題,中國品牌一般都比較年輕,而國際品牌都有上百年的歷史,有著自己的文化和歷史積淀,除了這些軟實力,中國鞋服制造的產品與國際大牌的產品沒有任何區別。然而也正是在不斷滿足國際客戶嚴格的要求中摸索,鞋服代工企業才如此不斷成長起來的。
相比于越南、印度和巴西這三個新成長起來的制造國,中國的鞋服產業鏈無疑是最齊全的,業內人士說,中國的材料、研發、設計、技術,乃至物流其他地方都無法相比。在他看來,越南技術水平一般,巴西地理位置不優越,而印度雖然是中國最強勁的對手,但是也有很大的弱點:印度的宗教和文化。
除此之外,中國強大的內外部市場也是中國鞋服制造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的重要因素。中國的產品不僅可以出口,還可以內銷,中國的內地市場也很強大,這也就意味著鞋服制造業外部環境不好的時候還可以依靠內地市場。其他地方的內地市場無法跟中國相比,他們的鞋服制造業依賴性就會更強。
“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會經營自己的高端國際鞋服品牌。”國際人士說,這是大勢所趨。但是中國需要用更友好、更溫和的姿態對待國際對手,要想全球對中國鞋服制造改變態度,首先要國人自己扭轉心態。國內專家也認為中國的質量與國際大牌已經沒有差距,但是中國依然缺乏國際品牌,這方面依然需要中國去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