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蜻蜓鞋業上市背后鞋業巨頭業績下滑的真相
為上市籌備6年的紅蜻蜓鞋業如今終于修成正果,正如紅蜻蜓招股說明書中顯示:此次此次募集資金最大的用途是營銷渠道建設項目,直接的措施是“將在兩年內新增130家直營獨立店。中小品牌的崛起正在日益分食鞋業巨頭的訂單,他們的業績下滑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如此嚴峻的經濟形勢之下,選擇上市究竟是不是明智之舉呢?我們先來看看其他上市的鞋企!
2015上半年第一季度里,達芙妮、星期六等女鞋品牌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1.百麗最新公布的零售運營數據顯示,公司在內地零售網點數目凈減少了167家。與此同時,百麗的核心主營業務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了7.8%。百麗尷尬地從平均不到2天開一家店變成平均不足2天關一家店的現實。
2.達芙妮核心品牌銷售網點總數凈減少了14個至6388個,核心品牌業務的同店銷售按年下跌15.9%;
3.星期六的營業收入則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93%,凈利潤同比下降27.36%。
這樣的數字意味著什么?瘋狂擴張開店,基本上是沒戲了。
那么,鞋業巨頭們的訂單都去哪兒了?
1.電商崛起。中小鞋業品牌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強勢崛起。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全國人民都知道,這也是目前大家決戰的主力戰場。
2.由于大量的中大型鞋企的外遷,國內中小鞋廠賴依生存的加工渠道日益萎縮,被逼轉做自有品牌。因為這個基數非常的大,所以分流了很多購買人群。
本人認識的很多鞋企老板們,這兩年基本上都注冊了一個以上的品牌,基本上是在淘寶、天貓、京東、新媒體等平臺銷售,銷量都還不錯。
因為沒有了加工單,又沒有自有品牌,中小鞋廠只有死路一條。
雖然還有一些中小鞋企死磕在加工單的路上,但基本上都是舉步維艱,當然也還是有一部份活得比較滋潤的,這個比例可以忽略不計。
3.高仿渠道。據我個人所知,國內鞋業巨頭們的鞋款紙版和楦頭在高仿渠道以數千到數萬的價格在流通。這個也無形中也流失了一部份的銷量,而且很多訂單都是進實體店的,網絡上就不用多說了,你懂的。
三年前見過某人,還只是一個鞋廠的保安,當年湊了兩萬塊錢在某鞋城租了一個檔口,一輛自行車,做起了高仿鞋。如今買了一百多萬的奔馳,聽說去年的純利就有300多萬以上,而且就一個人操作。由此可見高仿鞋的利潤是多么的可觀。
4.趨勢,鞋業擴張紅利期已宣告結束,各大品牌正式進入血拼博殺時代。
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紅利時代的結束,這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我不想用大道理來論論述這些。而只用一個“零和游戲”的理論簡單的說說。
首先國內的人口基數是呈下降趨勢,而鞋業品牌則是呈井噴趨勢的。
在過去的一、二十年里,由于國外知名品牌加工單的大量涌入,國內的自有品牌只是集中在幾個大的品牌,中小品牌少之又少。最近兩年的鞋業訂單大幅向東南亞新興國家轉移,就此引爆了國內中小品牌的崛起。
中小品牌的崛起分食的是誰的訂單?當然是現在的鞋業巨頭們的。你說他們的業績不下滑就怪了。而這個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東莞鞋業應該算是中國鞋業的前沿陣地了吧?但大家能數得出來的知名自有品牌能有幾家?反正我是數不出來。
聽說去年東莞鞋業界準備搞個“東莞鞋業品牌一條街”的,但最后統計起來,根本找不出幾家知名品牌而放棄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東莞鞋業冒出了很多中小品牌。只是,成長需要時間。
而鞋業想回到從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我們得學會接受新常態下鞋業發展的自身規律。
而鞋業巨頭百麗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盛百椒也指出:
公司鞋類銷售表現減弱主要因為結構性問題(注意“結構性問題”,簡單的說就是:現在已經不是幾個大頭們分食市場了,格局已變),而非周期性問題,這一現象短期內不會得到改善。與此同時,今年的鞋類利潤或將進一步下滑,同店銷售倒退也將較去年加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