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鞋企愛哪些“機器人”?
溫嶺鞋企愛哪些“機器人”?
“這臺鞋機有哪些性能,現在價格多少啊?”在5月11日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溫嶺)鞋機、鞋材及針車展覽會現場,溫嶺的鞋企老板一邊仔細觀察著各種設備展位前展出的新設備,一邊詢問著……“感覺今年展會人比去年要多一點,展會現場還是蠻熱鬧的,也看到了不少新設備。”一休鞋業董事長葉國偉一大早就來到展會現場,“可能是因為這兩年鞋業形勢不好,所以大家都來看看有沒有什么新設備可以改善生產吧。”
今年是中國(溫嶺)鞋機、鞋材及針車展覽會在溫嶺的第十六年。“每年的5月11日~5月13日,我們都會舉辦這樣的展會,主要展出一些新研發上市的鞋機設備,還有一些新的鞋材。”溫嶺鞋革業商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展會旨在傳遞市場流行資訊,引進國內、國際先進的制鞋自動化設備、新型流行材料,促進企業“機器換人”,助推我市制鞋業加快轉型升級。
人們參觀技術人員操作全油壓自動中后幫機。
鞋機自動化亮相溫嶺展會
“今年的展位數比去年多了不少。”這位負責人說,去年現場有200多個展位,今年來了200多家企業,展位數增加到了300多個,據不完全統計,這次展會現場成交額達7000多萬元,意向合同1億多元。“這幾年鞋企一直在進行‘機器換人’,這在今年的展會上也有所體現。注塑機、電腦針車、智能刷膠機等自動化設備明顯增加了不少。”
浙江卓凌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頭攢動,他們展出的注塑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這幾年注塑機在溫嶺鞋企中越來越火。前幾年溫嶺鞋企中注塑機只有一兩百臺,現在已經增加到2000多臺。”該公司副總經理劉法祥說,一條冷粘流水線需要40人~70人,注塑機則一天只需13人~14人。“而且相比冷粘工藝,采用注塑工藝的鞋子每雙可節省3元~4元。”
劉法祥告訴記者,今年注塑機在市場上很暢銷,他們已經加班了一個半月,就是為了給客戶趕工生產。
在展會現場,還新增了不少目前流行的飛織鞋面機的展位。
董亦斌是來自黃巖的一家針織機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次展出的主要就是針織機,在記者向他詢問情況的20多分鐘時間里,他的展位前幾乎沒斷過人。“這幾年用于飛織鞋的自動針織機在鞋企中關注度很高,很多鞋企都開始有意向地生產飛織鞋。”董亦斌之前是生產羊毛衫設備的,2012年,他開始研發飛織鞋面機,當時,市場上飛織鞋還沒有起步。
“2013年晉江展會上,耐克展出了飛織鞋后,飛織鞋在市場上一下子火了起來,我們也是在那時候開始培養鞋面機市場的。”董亦斌說,“現在國內人工成本飛漲,像鞋企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也紛紛開始機器換人,而鞋面機恰恰滿足了這個需求。”
溫嶺鞋企關注飛織鞋

飛織鞋面機一次成型鞋面
董亦斌告訴記者,傳統制鞋要經過多道工序,就拿制作鞋面來說,刷膠、針車、拼接、修剪內里等工序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條流水線上光鞋面成型就要十幾個人。鞋面機則不同,通過程序設定,在鞋面生產時能夠一次性搞定,而且一個人還能管8臺鞋面機,可以為鞋企節省不少人工。
“今年鞋面機在溫嶺的關注度明顯高了很多,讓我有一種當年在晉江參展時的感覺。”董亦斌說,當時他的產品在晉江一個展會上展出,原本預測一天只能發放1000本宣傳冊的,誰知,竟發放了2000本,而如今他在溫嶺也有這種感覺。“展會開始的前一天,我們還在布展,就有不少溫嶺鞋企的負責人跑過來咨詢情況了,就怕展會當天人太多。”董亦斌告訴記者,前兩年溫嶺企業其實就有在關注鞋面機了,但當時都處于猶豫狀態,今年春節以后,企業的節奏明顯加快,下單也爽快多了。
{page_break}不只是參展商有這樣的感覺,來參觀的溫嶺鞋企也明顯感覺到飛織鞋火起來了。“這次參展我注意到用于飛織鞋生產的鞋面機明顯多了起來。其實這兩年溫嶺就不少鞋企已經開始做飛織鞋,我們也有在加工生產。”葉國偉說。
福德隆鞋業的負責人朱富德也留意到了鞋面機,“溫嶺鞋企現在生產飛織鞋大多靠別人加工,不過也有企業自己購入了設備在生產的。”
博洋鞋業就是其中一家。2014年,博洋鞋業花了上千萬元購入了100臺鞋面機生產飛織鞋。“飛織鞋融合服裝針織技術和體育用品制鞋技術,省去了過去很多復雜的環節,機器只要把鞋面‘織’好,再配上鞋底,一雙輕便的運動鞋就算完成了。”負責人蔡建華說,因為針織鞋面機實現了自動化生產,也為他節省了不少人工。“以前生產1萬雙鞋子可能需要500多人,現在200個車工一天就能生產相同的量,有的車工還會閑得沒事做。”博洋鞋業的生產車間里如今看不到幾個人,“一個工人基本上能操作6臺~8臺設備,尤其是針車工,更是減了不少。”

鞋企引進自動化設備省人工
“溫嶺鞋企這幾年在自動化設備的投入上逐漸加大力度,這些自動化設備主要就是為了節省人工。”朱富德說,溫嶺企業購入比較多的自動化設備就是電腦針車,“一臺電腦針車兩三萬元,我們就購入了不少,踏幫工從原來的260多人減少到了現在的180人~190人。”
一休鞋業此前也在電腦針車上投入了不少。“現在我們鞋企遇到的不是招工難,而是工人工資高,購入設備主要以省人為主。”葉國偉說,他們企業的投入就主要在針車和沖裁工序上。
“以前的舊設備不僅效率低,而且安全系數不高,皮帶都露在外面。我們新配的沖裁機床不僅安全,生產速度也快了很多。”葉國偉說,“還有全自動花樣機,一臺能趕上四五臺舊設備的效率,針距長度、轉彎弧度等細節都很精準,在針車時,只要輸入花樣,就能自動完成圖形。”
葉國偉還注意到,今年展出了不少電腦針車,技術也明顯成熟了許多。“除了電腦針車,我還發現了溫嶺企業生產的中后幫機,是這次展會的一個亮點。”
葉國偉說的中后幫機就是臺州天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今年新推出的全油壓自動中后幫機。“這是我們今年剛研發出來的。以前一條流水線上中幫需要3人~4人,后幫環節需要1人,現在我們這個設備可以直接幫助省去中幫的人工,只需要一個工人就能完成中后幫兩道工序。”該企業相關技術人員介紹。
“中后幫機此前我們就已經研發出來了,但是因為溫嶺鞋款式多變,當時的中后幫機一個設備只能適應一種鞋,所以我們的設備在溫嶺沒法推廣。如今這個是升級版,我們改良了技術,不管是旅游鞋、童鞋、單鞋,只要是同一碼子、同一鞋楦就能生產。”這位技術人員說,傳統的中后幫機一臺是12萬元,現在的則是16.8萬元,企業一年就能回本。“一臺這樣的設備一天能生產1800雙鞋~2000雙鞋,可以節省3個~4個人工,按一個人工一年5萬元工資算,一年也能節省15萬元~20萬元。”
“現在溫嶺多家知名鞋企都對這個設備有意向了。”這位技術人員說。葉國偉也表示,如果技術成熟,他們企業也會考慮投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