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 九天攬月
松山湖已是比較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園區。
松山湖引領東莞產業轉型升級。
在2011年東莞市“兩會”上,市長李毓全曾強調說,“我們必須強化轉型才有出路的共識,只有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才能增強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時下,轉型升級之路正在大踏步推進,超百億元大企業已在去年出現,轉型升級之路,從2002年松山湖工業園奠基開工算起,可謂九天攬月,并已抱入懷中――中國馳名商標、上市公司、轉型升級示范企業等轉型升級成功的企業開始越來越多。
三大園區凸現轉型特點
目前,東莞正在籌備第三屆漫博會。記者從組委會了解到,本屆漫博會將采取專業交易展與動漫消費展并重的模式,通過市會展中心、松山湖展貿中心兩個會場在展會內容及展品等方面進行分工互補。
松山湖管委會委員麥熾幫透露,漫博會就是展示在產業鏈里各個優勢城市面前,讓我們辦展的目的更能實現,就是產業對接,通過這個展會讓我們東莞企業能有更多機會接觸產業鏈優勢資源,實現升級轉型。
就在松山湖一路高歌,引領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大步前進的同時,東莞虎門港、東部生態園也在這九年間相繼誕生,目前三大工業園區形成鼎足之勢,各自承擔著產業轉型重要角色,互相影響、優勢互補。
東莞市一位官員說,松山湖作為比較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園區,開始逐步實現產業升級的宏偉目標,虎門港偏重于物流經濟和服務功能,而東部生態園則在原來六鎮交界的垃圾填埋場,白手起家,平地上建起一片綠樹成蔭、湖泊成串的生態型觀光工業園,并且在最近的招商引資中一路凱歌,中國移動等國內企業巨頭即將進駐,同時來自日韓的企業也接連傳出進駐生態園的消息。
轉型是為了贏得競爭
轉型升級這句時下政經界流行的語言,實際上源自于東莞,最近幾年來,轉型升級看東莞,東莞轉型升級成功,即意味著中國產業轉型實現了突破。于是,東莞的產業轉型升級,無意間承擔著中國產業革命的排頭兵角色。
針對東莞產業結構調整,曾有一種聲音:產業調整升級就是要趕廠趕人,把企業趕走,把一些低素質的勞工趕走,東莞已經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不再需要他們。
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江凌對此回答說,東莞的產業結構調整正是為了更好地穩定優質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就是要幫助企業提高競爭能力,往高端方向走,培養更好的生存發展的能力,而不是讓它們離開東莞。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就是防止產業空心化的最好手段。
“一個地方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城市成本的提升必然造成部分企業待不下去。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正是為了防范企業走到因城市成本的提高而待不下去的地步。”
政府為市場掃除障礙
幫助企業增強競爭力
東莞市外經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蔡康先生說:“在今后的對外招商工作中,東莞將把主要工作力度放在日本、韓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與東莞有著傳統上的經貿合作平臺,同時,生活習慣、傳統文化都屬于東亞地區,交流起來相對容易一些。這可以解讀為執行騰籠換鳥的一種具體操作。
日前,松山湖管委會副主任李航率領招商小分隊,赴日本參加“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日本經貿合作交流會”和“東莞市政府與在莞日資企業交流酒會”。
記者了解到,舉辦“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日本經貿合作交流會”的目的,是促進日本經濟社會各界深入了解當前廣東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進程,了解珠三角及周邊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蘊含的發展機遇,吸引更多日本企業特別是汽車零部件企業和高端電子制造企業來粵投資,深化粵日經貿合作。
“我們更多是從鼓勵支持、幫助的角度幫助企業提升,幫助企業增強競爭力,幫助企業就地實現升級轉型。”
19家東莞企業
入圍省轉型示范企業
日前,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示了“廣東省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企業(含100家龍頭企業)名單”,在總共300個企業中,東莞有19家企業入圍。其中,東莞有4家企業躋身“100家龍頭企業”公示名單中。
此次公示認定的示范企業中,主要囊括了在廣東省“家用電器業、紡織服裝業、建筑材料業、食品飲料業、金屬制品業、輕工造紙業、家具制造業、中成藥制造業”等8個行業的23個大類107個種類的產業企業。而對于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電動汽車、物聯網等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則不具備申報的資格。
在東莞入圍的19家企業中,除電子信息產業外,其他如家具、玩具、紡織服裝、食品、五金機械、造紙和生物制藥等行業的企業,東莞的企業都榜上有名。
東莞市經信局相關工作人員透露說:“我市當時提交申報材料的23家企業,有19家入圍公示,申報成功的比例高達82%。”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