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虎門服交會:虎門有女初長成
在我國的南疆有一個濱江瀕海的小鎮——虎門,這個當地人口僅有11萬,外來人口卻高達65萬的小鎮,行人的腳步永遠是匆忙的,生活的節奏是快捷的。
有人曾經形象地將服裝比喻為虎門的眼睛,筆者卻將服裝比喻為虎門的女兒。
虎門改革開放已有三十三年,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也已經是第16屆了,就像是一雙33歲的父母,把女兒精心培養到了16歲的花季——短短16年,虎門有女初長成。
童年:蹣跚起步多艱辛
上世紀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虎門人開始到香港或深圳沙頭角進行小商品貿易,帶回一些布料、服裝、鞋襪及其它的日用品擺擺地攤,換些日用錢。很快,虎門因香港洋貨和漂亮衣服而聞名遐邇。這也使虎門個體、私營經濟初具雛形,一個地攤式服裝集散地逐漸形成。
1993年由虎門政府投資興建的虎門富民時裝城建成開業,虎門有了第一家專營服裝的商場。1995年,虎門鎮委、鎮政府明確提出“服裝興鎮”的發展戰略。自此,虎門服裝開始了規模的擴張。
1996年,這是虎門服裝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當時的虎門服裝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虎門獨創的前店后廠模式讓虎門成為唯一既生產發展又銷售服裝的地方。
這一年的3月,虎門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鎮級服裝服飾行業協會——虎門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由當時主管財政的副鎮長任協會的會長,開始對虎門服裝進行有序的管理,從此虎門服裝有了自己的媽媽。
為了扶持服裝這一新興的產業,虎門政府果斷決定,集一鎮之力舉辦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
1996年11月15~20日,第一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在千呼萬喚中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參展商282家,租出展位406個,短短6天時間參觀高達40萬人次,成交額高達12.6億元……交易會一炮而紅,虎門女兒落地的第一聲洪亮。
而第二屆交易會虎門便推出了以純、松鷹、名積、狐仙、夏雪兒、錦子哥、布積(寶撲)7大品牌。
漸漸地,虎門服裝企業紛紛敏銳撲捉到品牌的無形價值,開始從批發向品牌轉型。
童年的虎門服裝熱情很高,沖擊力也強,受到的困難也很多,磕磕碰碰一路蹣跚學步走來,留下了一路彎彎曲曲的印跡。
{page_break}
少年:百態千媚集一身
虎門服裝的少年時代比童年時代要好很多,政府對這方面的投入更大。2003年,時任虎門鎮鎮長的盧少雄放言,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只要是在虎門創業的企業,誰能拿到中國名牌產品、馳名商標政府就重獎100萬元。從而掀起了創建名牌、名標的高潮。
寫虎門女兒故事,有幾個人物不能不寫。
鄧志穩,原虎門鎮副鎮長,虎門服裝協會第一、二、三屆會長。創業之初,就是他帶領虎門一群服裝人北上參觀學習,籌備盛會,他是為虎門服裝產業發展奠定基礎的功勛式人物。
鐘淦泉,原虎門鎮委書記,現任東莞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曾有人這樣評價他:虎門的每一個傳奇,都有鐘淦泉的身影,他是虎門服裝由默默無聞走向興盛的領軍人物。鐘淦泉不是服裝界的專業人士,卻對服裝的發展動態和趨勢了如指掌。
潘繼軍,虎門鎮黨委委員。潘繼軍對虎門服裝的貢獻表現在提出了打造虎門服裝“四個名牌”,包括打造虎門服裝企業的名牌產品、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打造“服交會”名牌;構筑“虎門服裝”品牌;鑄就“虎門”這個綜合大品牌。
譚志強,原虎門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現系虎門服裝協會高級顧問,虎門政府經貿辦、民營辦、科技辦主任。譚志強是虎門服裝的踐行者。從虎門服裝起步到如今,譚志強一直與虎門服裝榮辱與共。從當初的北上派發宣傳單張到歷屆交易會的籌備,譚志強事必躬親,做了艱苦細致的工作。
在虎門服裝打品牌的過程中,虎門服裝協會給予了廣泛的關注。每年,協會都要組織虎門的服裝企業赴北京參加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還遠赴美國、意大利等時尚發源地考察,帶領服裝企業赴韓國面料基地進行對接,所有這些都為虎門服裝的第二次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時期,一大批品牌服裝企業相繼浮出水面,如以純、松鷹、米丹奴等。
進入21世紀,虎門服裝實現質的飛躍。2002年8月虎門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命名為“中國女裝名鎮”;2003年11月,被廣東省科技廳命名為“廣東省技術創新服裝專業鎮”。虎門初步形成了一個享譽國內外的南派服裝生產銷售基地和配套齊全的產業集群。
{page_break}
青年:萬千寵愛更嬌艷
時光荏苒,虎門服裝進入青年時代。
在虎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歷經十幾年的風風雨雨,虎門服裝已成為支撐虎門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如今,虎門擁有服裝企規模以上企業1300多家,服裝年生產量達到2.5億件(套),銷售總額近200億元人民幣。擁有富大型專業服裝批發商場22個,商鋪1萬多家,經營面積達30萬平方米;有面輔料專業市場9個,商鋪3700多家,經營面積30多萬平方米;還發展了專營小商品的裕隆小市場批發市場1個,專營服裝相關機械設備的國際服裝機械城1個,打造了休閑購物步行街1條。
在產業配套上,虎門現有織布、定型、漂染等服裝產業配套企業近150家,各類服裝咨詢、培訓、推廣機構40多家;有160多家專業物流公司,擁有廣東省虎門服裝專業檢測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全鎮累計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3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1個,廣東省名牌13個,集體商標1個。
近年來,虎門政府針對產業發展需要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緊密圍繞“濱海國際商城”的城市定位,著力推動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先后出臺了《虎門鎮企業發展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等6項產業升級扶持政策。
11月18日,虎門女兒將迎來自己的16歲生日;虎門有好女,萬家來求之。特為虎門女兒送上一首詩:
珠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聲;
九重天宮多仙子,妙手剪裁五彩云。
采購趕赴虎門地,演繹霓裳羽衣曲;
傾國傾城好容貌,宛然笑迎四海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