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會展業人才稀缺的原因
各類展覽會風起云涌。在火爆的展會背后,也出現了更多令人擔憂的問題。記者從一些業內人士那了解到, 據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該市注冊該協會的會展公司就有150多家,旅游業中也有半數旅行社都設有會展部,全市會展從業人員大約有5000名,但其中具有5至10年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經驗專業人才卻不足50人。隨著申博成功,上海有望成為21世紀亞太地區的重要會展中心,但會展人才中“百里挑不出一個”的懸殊差距,已成為上海確立重要會展中心地位的瓶頸。
一直從事展覽服務的成都奧林展覽公司總經理張坤最近也很苦惱。他的展覽公司成立于5年前,經過幾年的辛苦打拼,如今在業內已小有名氣。但隨著公司越做越大,生意越來越多,他明顯感受到人手短缺的壓力:“好幾單業務都因人手不夠而不得不放棄。”今年國慶節前后,他們登了幾個招聘廣告,跑了幾次招聘會,也一直沒招到合適的人才。
這種人才局面,與我國會展業的發展極不協調。據報道,近年來,國內會展業發展如火如荼,展會的數量、規模和展館面積增長了數十倍,會展經濟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大,因而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日顯突出,成為許多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會展業是一個高收入、高贏利的行業,其利潤率在20%至30%之間。同時,會展業具有強大的關聯帶動效應。據有關資料顯示,國際展覽業的產業帶動系數為1∶10,即展館的收入若是1,住宿、餐飲、運輸、通訊、旅游、貿易等相關收入將達到10。據上海、深圳測算表明,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1∶9。主要表現在:會展能夠吸引大批中外參展、觀展人員,從而刺激商品和勞務消費需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的發展。據統計,一個會展商人的消費額要比一個度假游客的消費額高2至3倍;會展業特有的展品、展地和展期三個要素,決定參展商和貿易商的地域和時間的局限性,會展地必須為參展商提供商品展覽、研討會議、新聞通訊、賓館住宿等“一條龍”服務,這樣就帶動了承展地的咨詢業、保潔業、廣告業、印刷業、旅游業等的快速發展;會展能夠推動舉辦地加強交通業、運輸業、電信業、環保業等基礎產業的發展,從而全面提升舉辦地的綜合經濟實力。
據權威部門公布,我國會展業去年的直接收入已近40億元。會展業已成為國內許多城市傾心扶持的產業。一位資深會展界人士說,對于一個國際化都市而言,城市功能應體現在它的物流對周圍地區的輻射能力有多大。全球經濟一體化將使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直接變成城市與城市、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較量。屆時,會展經濟的發展水平,將決定一個城市的地位。
從國內發展現狀來看,會展業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等一些第三產業發達的城市迅速崛起,并與中西部會展中心城市相互協調,構成各具特色、多層次的會展經濟發展格局。其中,長江三角洲作為中國經濟、科技、文化最發達地區,正以其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發達的產業,推動著區域會展經濟的飛速發展。
據成都市會展行業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會展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學歷、年齡要求不高,而是相當看重實踐經驗和專業背景。但到目前為止,四川乃至全國都沒有一所高校開設有關會展的專業學科,社會上各類培訓機構也未開展相關專業培訓,絕大多數從業者都是半路出家,雖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專業底子薄。“目前相當數量的展覽公司只是一個招牌、三兩個人經營,從業人員多數沒參加過專業培訓,展覽總體水平偏低,無論從設計、創意到服務等方面,都與歐美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他認為,正是專業人才的匱乏導致了會展業一系列部門的存在,從而制約了會展業的規范發展。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上海借助“世博”概念率先提出了解決這一矛盾的辦法,受權成立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世博人才培訓中心,預計到2010年,外服世博人才培訓中心將為世博會培養10萬名左右的專業人才。
世博會將為上海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除與世博會直接相關的會展業外,也將極大推動本地房地產、酒店、旅游、餐飲、交通、廣告、零售等行業的發展。但從目前上海人才結構分析,不但在數量上還有較大缺口,世博會對人才“質”的要求也將大幅提升。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日前聯合國際知名的畢博咨詢管理公司,就世博會所需人才問題做了專項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未來人才需求中需要關注的領域主要有會展、公共關系、會展運營管理、客戶服務、廣告、法律咨詢、物流等。世博會所需要的人才結構呈“旋渦型”,其核心部分是會展運作人才,包括語言、會展、公共關系、客戶服務、會展運營服務等,是專業性最強、需求數量最大的一部分。其拉動部分是會展服務人才,包括廣告、法律咨詢、物流、宣傳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