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博會”成為海峽兩岸鞋業產業交流的大舞臺
被譽為“中國乃至世界制鞋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的第十五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21日落幕。為期4天的展會,吸引專業客商6萬多人次參與,共達成意向成交額133.1億元人民幣,比增12.2%。
“鞋博會”已演變成為海峽兩岸鞋業產業交流與合作的大舞臺。面臨產能過剩、庫存積壓、同質化競爭等壓力,兩岸鞋業界在此次“鞋博會”上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和專業化路徑。
已連續多次參會的臺灣主典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產物部經理賴安生,此次帶來多臺獲“臺灣優良產品金牌獎”的鞋機參展。他表示,近年來,大陸鞋業市場更重提高效率、節省人力,逐步走向機械化、自動化。為此,公司鞋機產品設計也正往這個方向進行,目前已與安踏、喬丹、361°、特步等多家鞋企合作。
自第八屆展會首次設立臺灣館以來,臺灣館一直是“鞋博會”的亮點和特色。本屆展會上,包括天崗、益鋐、華駿等在內的十多家臺灣鞋機企業集體亮相,帶來一大批高端鞋機,展示節能、環保、自動化、機械化的最新產品。
“大陸市場前景不錯,尤其是晉江匯聚了眾多大品牌鞋業廠商,大陸鞋企轉型升級,對高端鞋機的需求必然越來越大。”賴安生說,“鞋博會為兩岸鞋業合作互贏提供平臺。”
晉江是全球鞋業制造基地,現有各類鞋業生產經營企業3000多家,產值超800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超30萬人,年產旅游運動鞋超10億雙,產量占全國的40%、世界的20%,具有相當大的生產能力和完整的產業鏈;而臺灣企業在技術研發、鞋機生產、產品銷售上具有一定優勢,兩岸制鞋產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天崗精機科技股份有限有公司是臺灣鞋機代表性的品牌之一,也是最早和晉江鞋業合作的臺灣鞋機企業之一。該公司副總經理宋子敬表示,“鞋博會”是產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也是臺灣同行了解大陸市場的重要窗口。早期臺灣在制鞋技術方面領先大陸業界,但大陸業界這幾年發展也很快,“下一步的兩岸的合作空間,還是在環保、節能、自動化等方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