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澳大利亞中國紡織服裝服飾展覽會順利舉行
剛剛結束的北京中國國際時裝周墨爾本原創設計師品牌提前半年發布2017春夏流行趨勢,而此時的澳大利亞墨爾本正值春夏之交,這種南北半球之間兩個季節的時間差,讓中國的參展品牌在產品品類的準備方面占有一定的時間優勢。記者又馬上飛到澳大利亞墨爾本,采訪第十六屆澳大利亞中國紡織服裝服飾展覽會。潮流與訂單,需求與供給,在這種雙向交流中,記者對于這個著名會展品牌有了更深的體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澳大利亞紡織服裝生產能力十分有限,這些設計師品牌的服裝主要在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加工制造,面料采購也大多靠進口,他們尤其對于中國生產的紡織服裝比較青睞。
由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江蘇省商務廳和山東省商務廳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澳大利亞中國紡織服裝服飾展覽會(以下簡稱澳展)在墨爾本展覽中心舉行。當地時間上午10點,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宇與中國駐悉尼總領館經商室經濟商務領事王唯詩、江蘇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副處長黃楹、山東商務廳外貿處處長黃麗麗及多位政府官員、眾多中澳嘉賓一起參觀了展會,王宇與參展企業家現場交流參展預期及遇到的問題,而參展商遇到的最大問題竟是展位一席難求。
本屆展會面積達7500平方米,展位數397個,在招展過程中早早就招滿,參展企業337個,鞋履箱包企業60多個,為歷屆最高。參展商主要集中在中國紡織服裝重點出口省份,比如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江西等。參展品類包括面料、服裝、家紡、鞋品、箱包及配飾。經過多年的培育,澳展已經發展成為大洋洲最大的專業展會,吸引了一批穩定的澳大利亞客商,開幕當天,到場參觀客商絡繹不絕,咨詢冾談踴躍,參展商均表示收獲很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展會開幕當天下午舉行的以“如何從中澳自貿區中獲利”為主題的分論壇,吸引了很多中國參展企業以及澳大利亞客商。一直以來,澳大利亞對紡織服裝貿易非常開放,從而形成了中國外銷企業和澳大利亞客商之間長期穩定的貿易關系。而中澳自貿區的設立,更是極大地便利了雙邊貿易,該論壇主講人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于華波主任為大家解讀了與中澳紡織品服裝貿易相關的各項獲利條款及注意事項,實操性非常強,現場澳大利亞客商紛紛提問,主要問題集中在稅率的減免程度及時間節點。
同時,記者觀察到,澳展同很多大的紡織服裝展會不同,它更加接近消費市場,到達現場客商包括零售商、批發商、進口商和制造商,大多以中小訂單為主,還有一部分澳洲本土原創設計師品牌,這些買家幾乎都是直接帶著消費者最新最近的需求而來,因而,對于中國參展企業來說,在澳展最重要的訴求已經不僅僅是訂單,而是找到對路子的產品和對路子的客戶。
在吳江英皓紡織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澳大利亞客商對他們的沙灘褲面料表現了極大的興趣,他們對幾款滌棉印花、滌綸印花下單并提出了陽離子后整理的要求。當這家來自于盛澤的供應商表示起訂量不少于每種顏色1000米,如少于1000米有附加費用時,澳大利亞客商連連點頭說“沒問題”。另外,北京的宏碧特泳裝,廣東的牛仔、寧波的印花休閑帽衫、淮安的童裝以及福建戶外服裝服飾也非常受當地客商歡迎。
有專家分析,中國參展企業對于這些非常接地氣的活躍的澳大利亞訂單的接受的背后,一是歐美市場不確定性加劇,二是澳大利亞非常成熟的消費市場的吸引力,作為大洋洲以及南太平洋地區的經濟龍頭,澳大利亞市場每年紡織品服裝鞋類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其紡織服裝消費的70%依賴進口,而中國每年出口到澳大利亞的紡織服裝金額達50多億美元。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很多大型紡織服裝展會也都面臨著從制造型向消費型轉型的關鍵節點,澳展在某種程度上走在了前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