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調整行業標準8項服裝標準有變
CHIC2011正行走在赴約的路上,在這場盛大的國際性時尚Party隆重啟幕之前,地位日益提升的中國服裝品牌理應明確,自己最大對手到底是誰?是國際大牌?還是商業渠道、消費者,抑或是國內同行?CHIC2011秉承中國服裝產業引領者與探索者的職能,引導行業重新認識競爭的本質——
歷經行業升級的大洗禮,中國服裝界的注意力集中于一點——下一個十年,中國能否誕生世界名牌?
誠然,中國服裝長期以來一直以國外名牌為跟隨、模仿和趕超的對象,將之視作揚名立萬的標桿。除卻國際品牌本身,國內消費者對國際品牌的偏愛與認可,競爭日益激烈的內銷市場也被視作國內服裝品牌莫大的挑戰。縱觀30年發展進程,中國服裝腳下的牽絆不少,但究竟誰才是中國服裝的真正對手?
國際標桿的壓力效應
“奢侈品牌賣的只是一個符號”,這句話曾被國內服裝品牌奉為寶典,把大把的資金投入到宣傳,提升知名度方面,但即便如此,卻依舊難以抵擋國際知名品牌的大軍壓境。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著實重要,但國際品牌制勝之處卻并不在此,文化內涵和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把握才被視作成為經典的理由。
其實經濟危機到來之后,中國品牌需要面對的更大挑戰是國際大牌的渠道逼迫。但凡發現了新的市場,國際品牌都會以強大有力的渠道構建能力掌控新市場,這無不給正在成長中的國內品牌帶來切身的危機感。
中國品牌在發展過程中一直不忘發現對手、剖析對手。面對國際品牌的進攻,不少企業一度給自己的服裝取個法國或意大利的洋名,或仿照國際知名品牌的標識進行注冊,或采取買斷國際品牌的商標使用權,在自家工廠里大量制造國際品牌服飾。但這些做法只注意了對品牌表象的模仿,忽視了對品牌文化的吸吶,忽視了對品牌內涵的挖掘。
對手的天價姿態,其實只不過是品牌內涵的表層體現;國際品牌頭顱高昂的背后,是對自身品牌信仰的俯首維護,這才是對手身上最值得發現的閃光之處。
博取“上帝”的偏愛
中國消費者對民族品牌的忠誠度顯然并不高,在服裝消費方面尤是如此。品牌在抱怨國人崇洋媚外的同時,又是否意識到自己給予消費者的重視和關愛不夠?有專家曾表示,國際品牌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立足,就在于他們認為,應該讓中國人在穿著上更為舒適和更加時尚。對此,國內服裝品牌是否同樣高度認同?
有一些品牌是這么做的。以大眾品牌“以純”為例,其銷售量連年居于國內品牌首位。適合大眾消費的價格、高性價比的質地、對時尚的敏銳把握程度、鮮明的品牌形象和良好的服務成就了業績的居高不下。可見,只要深入、精準地研究消費心理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用鮮明的創新風格和消費者能領悟到的全新營銷理念,讓消費者體味品牌的個性文化,為品牌目標消費群體提供貼近其生活方式的周到滿意的服務,消費者自然會買賬。
近年來,我國服裝品牌從靠提高銷售量提升排名,到提供個性化服務搶占市場制高點;從用明星吸引消費群體,到締造時尚生活方式館將功夫下到消費者內心深處……這些尊重消費者的做法萌生,正是一種好的趨勢,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逐漸彰顯出理性特征。
在國家工信部近日公布的2010年第一批行業標準制定修訂計劃中,共有8項服裝類標準將被制定或修訂,其中包括針織保暖內衣、針織襯衫、針織休閑服裝、服裝CAD技術規范、潔凈室服裝(相關3項標準)和茄克衫的標準。
近年來,為抵御發達國家的貿易性技術壁壘,我國服裝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也參考了發達國家有關生態紡織品的技術法規及標準,尤其是環保、安全及衛生方面的技術要求。
其中,茄克衫標準最初在1981年制定,并先后于1994年和2004年兩次修訂,2004年修訂中就增加了成品釋放甲醛含量限量和pH值限量的規定。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茄克衫標準的修訂大方向將不變,只在一些細節和指標上調整,力求做出亮點。第三次修訂計劃將于今年年底完成審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