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羽毛標準樣品(樣照)》正式發布
近日,國家市場,其研制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提高檢驗能力刻不容緩
據了解,我國是羽毛絨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絨及制品的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國,出口貿易額占據了世界羽絨市場70%以上。憑借羽絨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優勢,我國羽絨行業在國際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前,以環保生態為由的貿易壁壘正在加劇,這對我國出口羽毛絨制品提出了許多挑戰。”據無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紡檢中心主任田林輝介紹,檢驗水平不高是我國很多羽絨出口企業和外貿公司存在的普遍問題,這一問題也成為企業和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的障礙。在日常的檢驗中發現,一些出口企業和外貿公司不了解感官檢測的方法標準,不知道如何組織生產和驗貨,遭遇退貨和索賠的現象屢屢發生。“因此,加強羽毛絨的檢驗能力,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保持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已刻不容緩。”
無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紡檢中心副主任鄧瑾介紹,從各國的標準看,對羽毛絨的檢驗,大部分不能通過儀器進行,尤其是成分分析階段,如采用傳統的感官檢驗方法,測試人員通過視覺、觸覺檢查產品的特性,通過感官分析來識別其屬性,如成分分析、種類鑒定、透明度雙十字線的確定等。感官檢驗的依據是按照標準上的文字定義,但由于文字描述外觀特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檢驗人員難以準確掌握,檢驗標準難以統一,檢測結果常受檢驗人員的情緒因素、操作技術、專業知識水平的影響而產生波動。“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套《樣照》,作為文字標準的補充,以提高檢測水平,不斷提高檢驗質量。”
五重突破提高感官檢測能力
據介紹,此次研制的《樣照》與《羽絨羽毛》(GB/T 17685-2003)相配套,以實物對照國家標準中各定義文字,使抽象的文字說明輔以實物標樣,直觀感強,便于識別和統一目光,可供商檢、外貿和各羽毛加工廠專業技術人員使用。據了解,與原重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發布的《出口羽毛標準樣品(樣照)》相比,新樣照從種類鑒定、微生物菌落狀態、成分分析和透明度雙十字線的清晰度以及形態演變5方面進行了完善和突破,以全面提高羽毛絨感官檢測能力。
首先,《樣照》明確不同種類填充物的鑒定方法。據介紹,鵝絨和鴨絨,鵝毛和鴨毛、雞毛等在外觀上并無明顯的區別,然而,在作為羽毛絨填充物的保暖性能方面卻有著明顯的差異,相同含量的鵝絨的保暖效果要優于鴨絨,市場上的價格也較高。而許多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常在鵝毛絨中摻入鴨毛絨或陸禽毛加以銷售,給消費者造成了損失。因此,毛絨的鑒別成為羽毛絨檢測中重要的一項。{page_break}
“不同的標準對于鵝、鴨毛絨種類鑒別的說法各有不同,這也給不法商販以可乘之機。因而,我們明確提出了不同填充物的種類鑒定方法。”鄧瑾給記者列舉了鴨絨的鑒定方法,即鴨毛絨子和羽毛根部的羽枝遠端有三角形的棱節,鴨毛絨的棱節較大,呈三個一組較有規律地排列于小羽枝末端,棱節間距離較短,約等于棱節的長度。
同時,《樣照》增加了微生物菌落狀態。據了解,因為羽毛絨為禽類皮膚的衍生物,雖然經過清洗、加工、儲存、包裝過程,但仍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生態方面的關注。許多國家,特別是歐盟對羽毛絨及其制品都提出了生態要求。同時,隨著人們綠色消費意識的加深,不少消費者不惜高價購買掛有“綠色標簽”的羽毛絨制品。“基于此,我們在《樣照》中增加菌落的狀態,這將會使相關人員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便于檢測人員更快地掌握標準。”鄧瑾說。
羽絨標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
業內人士稱,《樣照》是目前為止最為完善、最為完整的《羽絨羽毛標準樣品(樣照)》,它的出臺將使整個羽絨羽毛標準體系更為完整、科學。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秘書長姚小曼認為,本標準的研制,與中國羽絨羽毛文字標準相配套,使整個標準更為完整、科學,標準更具權威性、公正性,在國際貿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樣照真實、準確、系統地顯現了樣品外觀形態特征。采用計算機數字圖像新技術,使樣照更為清晰,容易辨認。并為今后樣照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手段與經驗。
中國畜產加工研究會羽絨分會會長王敦洲說,《樣照》的出臺將有利于技術的交流與統一,方便檢測人員的教育與培訓。從長遠看,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羽絨羽毛行業的發展和提高羽絨羽毛產品質量,而且可以幫助企業跨越貿易技術壁壘,協助企業取得國際市場認可和推進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