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微企業稅負過重生存難
記者近期在浙江省調研時發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減輕稅費負擔的政策,贏得企業界一片叫好,但小微企業實際感受到的政策效果卻非常有限,普遍反映“雷聲大雨點小”。當前形勢下,小微企業稅負過重仍是一個突出問題。
小微企業稅負過重
繼去年10月12日國務院出臺扶持小微企業的“國9條”后,浙江地方政策也積極響應。如浙江省財政廳今年1月1日起出臺并實施針對小微企業的3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三年免征政策。這些減免稅費扶持政策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也贏得了企業良好反響。盡管如此,小微企業“高稅負”狀態依然沒有根本改變,稅費負擔重仍是小微企業利潤微薄、生存困難、轉型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稅負項目繁多問題依然存在。目前我國共有19個稅種,不同企業所涉及的稅種和稅率根據其所在行業、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和規模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企業運營中還有各種各樣的費用:工商年檢要收費,技術監督局檢測要費用,環境衛生要收費,派出所聯防也要收費,而且收費還不低。
據一位經濟界人士反映,目前有20多個部門對企業進行各種行政性收費,有60多個收費項目。更有甚者,由于一些企業停產倒閉而無法交稅,稅務部門為了完成收稅任務,就把稅款轉嫁到尚能盈利的企業身上,導致企業不堪重負。
這是紹興縣一家紡織企業的稅費“明細賬”:一件報價75元的衣服,面料和輔料成本50元,加工費25元。在這25元加工費中,需繳納國稅3.63元,地方教育附加稅0.44元,水利基金0.02元,社保費用2.77元,總的稅費6.86元,這樣實際的稅費負擔達到了27.44%。
有400名員工的杭州八巴浙餐飲連鎖總經理邵軍說,9年前個體戶餐飲行業定額稅是9.2%,去年上半年是7.2%,今年現在是6.6%,應該說是下降了,總體上減稅是有效果的,但是按照現在投入高、產出少、利潤薄的情況,實際減稅力度并不大,去年光稅就交了200萬,利潤因此只剩下10%左右。由于成本高,稅費負擔重,三年來企業利潤一直在下降,前年和去年基本持平,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今年3月下旬以后下滑就非常明顯。
另據浙江省工商聯最近的一次專項調研,感到稅負明顯加重的企業占23.3%,認為有所加重的企業占50%,基本一樣的占16.7%,即七成以上企業認為稅費負擔加重。調查結果說明,一方面,目前小微企業的稅費負擔總體上還很重;另一方面,盡管各級政府出臺了很多為小微企業減輕負擔的政策,但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
{page_break}
“過頭稅”現象出現
隨著一些地方土地財政能力逐步喪失,對企業征稅、罰款就加大了力度,以開辟新“財源”。浙商投資研究會副會長蔡驊說,目前情況是,企業沒有利潤,但是稅務局的辦案、征稅力度比以前更強了。
今年以來,浙江財政收入增幅明顯放緩,支出壓力不斷增大。上半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增長4.4%,比一季度回落2.7個百分點,已連續11個月回落。部分主體稅種增速放緩,房地產稅收則下降25.9%。全省14個縣(市區)財政收入負增長。與此同時,剛性財政支出不斷增加,上半年全省地方財政支出增長10.8%,高于地方財政收入增幅6.4個百分點。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下階段浙江實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所需財政支出較多,加上地方政府性債務進入還貸高峰期,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日益增大。
一些地方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向企業征稅“寅吃卯糧”現象也開始出現。杭州杭派女裝商會秘書長孟平說,現在稅負不但沒減少,反而在增加。今年杭州財政收入數字比較差,我們所在區的區長隔三差五找稅務局長開會,于是把這個壓力都分攤到企業頭上。比如今年稅收增幅不夠,為了數字上好看,就把明年的部分稅收都拿過來“預支”了。
記者了解到,孟平所經營的紡織服裝信息商務中心營業收入一年大約為6000多萬元,目前公司銀行貸款利息每年就5000多萬元,經營實際上還處于虧損狀態,但當地杭州市江干區財政局為了完成稅收任務,不僅要求該企業今年的960萬元定額營業稅全部繳納,連明年的960萬元也全部“預支”了。“當財政局的一位領導來收‘過頭稅’時,對我說‘兄弟幫忙’,你說,我能怎么辦?”孟平對記者說。
“現在重復收稅現象非常不好。”杭州花鴻工貿公司總經理何其浩說,他們企業剛買了一個寫字樓,企業自己在經營,該交的房產稅、契稅都交了,在經營中各種營業稅也都交了,但還要收房子本身價值12%的營業稅,這是明顯的重復交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