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法規: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年出口額約200億美元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于去年就生物殺滅劑法規(bpr法規)下人體健康評估發布了新的指南文件,就人體健康危害評估過程中如何對生物殺滅劑活性物質、生物殺滅劑產品進行危害和暴露評估,以及如何進行危害定性給出了技術性指導。
近日,來自浙江省商務廳的消息,歐盟發布的生物殺滅劑法規,對紡織、服裝、鞋類、家具、玩具、塑料、橡膠等9大類產品帶來重大影響,涉及年出口額約200億美元。“紹興市柯橋區出口占絕大部分的紡織品、服裝等,都在該法規的管轄范疇。”柯橋區商務局有關人員提醒說,積極應對此項新法規,這對柯橋區紡織類企業出口歐盟市場是至關重要的“通行證”之一,廣大涉及企業不可輕視。
生物殺滅劑法規
涉及紡織服裝等
據了解,歐盟生物殺滅劑法規于2013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歐委會給予兩年的過渡期,計劃于2015年9月1日前完成評估和完善工作。歐盟化學品管理署(echa)也將于2015年開始對該法規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該法規的適用范圍不但包括原生物殺滅劑指令中具有生物殺滅用途的有效成分(活性物質)和生物殺滅劑制品本身,還增加了經生物殺滅劑處理的物品。“生物殺滅劑處理物品在中國企業出口歐盟產品中,占有極大比例。”據有關部門介紹,其中涉及柯橋區產業關系密切的是紡織品、服裝、皮革、橡膠和家具,這些產品中大部分都被生物殺滅劑所處理或含有被生物殺滅劑處理過的部件。
歐盟是柯橋紡織品
出口第二大市場
一直以來,歐盟市場對柯橋區紡織出口企業而言,是一片開拓“掘金”的樂土。在金融危機之前,歐盟市場穩居柯橋區紡織品出口第一市場地位,之后雖被東盟市場趕上,但每年10億美元的出口額,對柯橋紡織品企業至關重要。這兩年,隨著歐美市場復蘇,歐盟市場需求有所擴大,去年柯橋區對歐盟市場出口紡織品達11.2億美元,同比增長16.22%,高出柯橋區出口平均增速近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歐盟市場對柯橋區紡織品需求日趨明顯。”商務局有關負責人透露,隨著新興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歐盟市場對柯橋區出口企業的誘惑越來越大。
“出口歐盟產品一旦表明其曾被生物殺滅劑處理或添加了生物殺滅劑,就必須符合法規中有關處理物品的規定,制作合規標簽及符合其他要求。”業內人士說,這對柯橋區企業出口歐盟市場必將帶來不可小視的影響。
涉及外貿企業
抓住過渡期積極應對
“雖然該法規公布實施已有一段時間,但我省企業目前對此法規內容了解不多,認識和應對的措施方面還不到位。如果不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過渡期滿后將直接影響相關產品的出口,這勢必提高出口歐盟市場風險。”前不久,省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服務平臺已對此發布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紅色預警。
有關部門表示,根據該法規要求,柯橋區出口中90%以上為紡織品、服裝等,屬于生產和儲藏環節中使用生物殺滅劑進行處理的物品,都在管轄范疇。因此,涉及企業要積極做好應對工作,明確產品是否列入該法規的管制范圍;有條件的生物殺滅劑生產企業應抓緊在過渡期內向歐盟申請授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