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2015之科技篇:科技左右未來
未來,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已成為如何利用這些科技創新爭奪更多顧客、連接更多粉絲的一種全新競爭“藝術和創意推動著時尚前行,科技最多只是點綴”這是業界曾經的論斷。但進入新千年后,這一論斷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管是巴黎T型臺上最當季的復古熒光調面料,還是可以儲存晶片的音樂外套,都暗示了貼上高科技標簽的時尚正在蔚然成風。
“未來10年,科學元素將越來越多地進入時裝設計的領域,傳統制作工藝面臨革新。” Paul & Shark設計總監安德亞 迪尼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一個高科技產業
日前,英國《衛報》在其網站也刊文指出,科技的發展對傳統服裝業造成了沖擊,早期的規則將被改寫,品牌企業被迫重塑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加快科技創新,不僅是困境下應對危機、化解風險、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更是中國服裝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服裝強國’要從科技、品牌、文化著手,改造行業、提升產業。要逐步使中國服裝行業站在全球服裝領域的科技制高點,以科技創造市場先機,以科技創造超值效益。” 中國服裝協會名譽會長杜鈺洲曾指出。
在他看來,科技創新,是產業升級的基礎,也是本輪產業升級的主線。任何創新均離不開科技支撐,只有產業科技水平達到相應層次,行業、企業才可能順利實施品牌戰略、走出去戰略、資本戰略、集團化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產業戰略轉移布局。
過去,提起服裝企業,往往人們腦海里浮現的會是一群女工腳踩著縫紉機緊張工作的場面。中國服裝產業似乎始終和“貼牌、加工基地、手工作坊、勞動力密集”等詞緊密相聯。
然而,當幾年前虎都服飾有限公司在媒體面前亮出了一臺價值42萬元、比奧迪還貴的縫紉機時,讓人們對服裝企業在縫制過程中的技術進步有了新認識。
以漸變色印花、發光面料以及自熱內襯聞名的紐約設計師張安驊(Angel Chang)表示:“時尚的動力來自新鮮的創意,時尚的繁榮源自創新。因此,時尚與科技,是齊頭并進的。19世紀晚期,縫紉機和人造染料的發明催生了時裝業的誕生。”
現在,從服裝面料的制作到服裝設計、生產制作、物流、終端銷售、VIP管理等,任何一個環節都少不了科技力量的支撐。
被改變的生產方式
在山東紅領集團的數據庫里,包含了海量人體版型數據,幾分鐘內就能調出與客戶身材相匹配的西裝版型,并打印出圖。生產車間的吊掛線上沒有一件服裝同款式、同顏色,從最初的個性設計到最后的成衣配送僅需幾天時間,這保證了公司大規模服裝定制模式的正常運轉。
“紅領一直都強調將個性化融入信息化,將信息化融入工業化。紅領還將繼續開發、補充、完善數據庫,最終達到與顧客100%的匹配。”公司董事長張代理表示,公司的版型數據將支持公司業務的全面升級。
“現在中國大型服裝加工廠普遍應用諸如自動裁剪機、自動開袋機、自動拷邊機、吊掛系統等等自動化設備,已經實現半自動化生產。”德國“艾斯特”上海代表處的技術支持徐嵐認為,中國的成衣設計和生產已進入數碼化競爭階段。
顯然,科技已經跟服裝的工業化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服裝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而在物聯網時代,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
7月15日,在全球最大快時尚集團Inditex召開的2014財年股東大會上,集團主席、首席執行官Pablo Isla表示,將在全集團采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以改善集團供應鏈。
事實上,勁霸早在2006年在其貨品倉庫和專賣店內就實施了RFID管理解決方案,對勁霸的物流倉和成品倉實施無線管理,通過電子條碼的識別系統在各專賣店和賣場進行實時數據采集,與總部實現及時信息共享和溝通,解決了勁霸在倉庫管理和供應鏈管理中的諸多難題。
在美邦服飾的旗艦店中,也早已看不到貼身緊隨的導購,也不會有各種關于產品的推薦和介紹,因為向顧客進行營銷的重任已交給了店內的各種液晶設備上,這些高精尖的電子設備正是通過服裝上附著的那個含有服裝信的RFID芯片吊牌來給顧客呈現360度虛擬衣著效果和多種搭配綜合效果。
不僅如此,RFID芯片還被運用于美邦的VIP用戶卡上,VIP顧客只要走進店鋪就會立刻被系統識別出來,并享受專門服務,只要將VIP卡片放在店鋪的交互觸屏上,便可以查詢消費的歷史記錄,還可以獲得促銷打折、推薦搭配等便捷的服裝信息服務。
在設計領域,數碼印花科技的出現讓時裝設計與科技二者在碰撞中融合。以Mary Katrantzou 為代表的數碼印花派,成了時尚產業嘗試科技魅力的改良先鋒派。除此之外, Valentino和Alexander Wang在自家品牌的設計中嘗試了激光切割鏤空印花技術,精確的弧線比例和對稱的印花布景,在以隨性為主的時裝設計中,灌入了科技的準確色彩。
另外,3D打印的出現更是一個將手工業與時裝設計相結合的契機,未來人們只需要站在房間里進行3D掃描,一件衣服就做成了。愛慕集團董事長張榮明表示,在不久將來,3D打印的泳裝和內衣將面向市場。
時下,服裝科技飛速發展,正引領服裝企業站在服裝科技的最前沿,提供更多的經營新機會、分銷新方式以及新材料、新市場,將科技植入服裝產業,把產業帶入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科技不僅改變人們的創造、生產方式,也將改變人們的消費方式。
實現互動體驗
未來,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已成為如何利用這些科技創新爭奪更多顧客、連接更多粉絲的一種全新競爭。
在最近舉行的DX3數字營銷大會上,自稱為“零售先知”的道格 史蒂芬斯建立了一個展臺,展示了多項有助于零售商與電商競爭的技術。這個概念商店的組成部分包括增強實境鏡子、標準與分析、智能庫存管理、移動支付和無線信號等。“集體零售”試驗同時照顧到了消費者和商家的角度。
對于服裝企業來說,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幫助品牌分析顧客群體的購買行為;運用大數據模擬實境,發掘新的需求和提高投入的回報率;且能夠制定更有效的市場戰略、創建個性化服務,從而獲得更多銷售額的提升。
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享受個性化購物的樂趣。當消費者經過一家商店時,可以收到關于你可能喜歡商品的智能消息推送;當你準備試衣服時,可以通過“魔鏡”查看衣服是否合體;進入試衣間之后,可以通過智能庫存管理叫來貨品;當你準備付款時,你只需拿出手機支付,然后帶著新買的東西離開商店。
當然,時尚品牌也沒有忽視社交平臺的存在,利用公眾平臺推廣自己的品牌。優衣庫利用如人人網和新浪微博這樣的社會媒體渠道,通過在線游戲等模式,讓它的核心客戶群之一中國大學生進一步增強對優衣庫的品牌認知與好感。優衣庫也通過騰訊的移動信息應用 微信向消費者推送促銷活動信息,增加店鋪的流量和銷售額。愛馬仕也推出了一款“領帶APP”,在這款APP中,粉絲可以透過視頻或者圖片,學到實用的系領帶技巧,也可以把自己的驚艷分享到社交網站中。
另外,還有很多品牌透過社交媒體直播秀場盛況,第一時間的推動方式,緊隨時尚的腳步做到了超前的預告。
時裝秀場是為時裝服務,所以一個印象深刻的場內布置,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時裝的呈現效果。2006年Alexander McQueen秋冬秀場,就利用數字的影響技術,實現了Kate Moss的動態影像。如此夢幻的方式在Burberry的兩次中國行中也得以體現。3D技術的實現,讓模特在走臺中,與裊裊的一股云煙化作時裝的沉淀,讓夢幻的建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凌空實現。
2014年3月25日,IT界三大巨頭Intel、Google和Facebook同時宣布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投資。隨著這股“熱浪”的滾滾來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本土鞋服品牌“殺入可穿戴設備領域,欲借此作為突破口,提升產品附加值”。
從iPhone到iWatch,如今面市的移動設備和可穿戴設備,還只是進入我們人類生活的一個初級階段,不過已經打開了未來的一扇窗口。
搭建科技支撐平臺
過去的幾年,在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一系列服裝領域高科技產品得到充分展示。彰顯了時尚品牌與現代移動科技相結合的魅力,拓展了服裝品牌企業銷售思路和合作空間。
2012年,占地800平方米的Fashion & Mobil 展示區將當今的前沿手機技術與品牌發展充分結合,倡導利用如AR增強現實感、Apps手機應用、NFC功能等相關技術,實現提升消費者與服裝零售的互動關系,助推品牌宣傳推廣,輔助品牌電子商務的目的。
2015年,CHIC主辦單位深度梳理行業發展需求,借移師上海之際特開辟“鏈接未來”展區。據悉,鏈接未來展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