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絲價格大幅漲跌后 四川繭絲綢產業該如何“穩起”?
5月8日,由中國絲綢協會主辦的2019全國繭絲綢行業產銷形勢分析會暨全國優質繭絲基地現場交流會在宜賓市高縣舉行。會上,關于近段時間生絲價格,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錢有清透露,繭絲價格在2017年走勢上漲后,于2018年1月中旬達到高點,之后受相關因素影響,2018年全年繭絲價格都呈下跌趨勢,3A級生絲價格較2017年同期回落28.44%。今年4月底,國內3A級生絲價格維持在34萬元/噸左右,較2018年初跌幅超過35%。
目光聚焦到四川,2018年,全省桑園面積達210萬畝,同比增長7.7%;發種215萬張,產繭8.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4%和3.7%,蠶繭產量居全國第二位。
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蠶繭大省四川該如何“穩起”?
現狀多項數據增長但普遍高開低走
錢有清介紹,受下游需求減少等多種因素影響,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主要絲綢產品均有所下降,蠶繭收購均價下降了1.1%。絲綢產品出口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海關部門數據顯示,今年1月和2月,全國真絲綢商品出口額為2.97億美元,同比下降37.14%,同期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12.22%。“從數據上看,整個行業面臨壓力較大。”
對于四川的情況,四川省絲綢協會會長陳祥平介紹,2018年全省的生絲及絲織產品產量小幅下降,行業總產值和企業效益與2017年基本持平,絲綢出口環節止跌回升。今年1到3月,全省真絲綢出口額為3705.1萬美元,同比增長15.1%。從原料生產的角度看,預計今年春季全省發種量為60萬張,比去年同期增加3.4%,預計全年發種量為225萬張,產繭8.8萬噸。
雖然產量等多項數據在增長,但受到大環境影響,四川的繭絲綢行業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從年內走勢看,四川繭絲綢企業走勢普遍高開低走,行業運行壓力不斷增大、行情不穩定等情況也影響著四川繭絲綢行業的發展。”陳祥平表示。
對策先做好原材料生產基地建設
整個行業都面臨較大壓力,四川該如何穩起?
錢有清建議,應加快建成一批優質蠶繭基地,夯實產業基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加大企業技術裝備改造升級力度;引導企業開發更多個性化、差異化產品,避免同質化競爭,充分挖掘國內消費升級的潛力;抓住“一帶一路”機遇,鞏固提升傳統出口市場份額,促進內外貿易并舉互補協調發展。
“隨著東南沿海地區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不斷上升,西南內陸省份的桑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中國絲綢協會會長唐琳認為,繭絲綢產業發展和地域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目前大的趨勢是東部做品牌,西部生產產品原料,四川與東南沿海地區在桑蠶下游產品的開發與品牌塑造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如果在一個方向上追趕,效果并不明顯。“因此,我建議四川要先做好蠶絲的原材料生產基地建設工作,通過規模化生產、提升智能設備在桑蠶生產中的應用率等方式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但做好原材料生產基地建設并不意味著放棄桑蠶產業下游產品的開發與品牌塑造,唐琳建議,四川的企業要更多地與東部地區公司合作,引進更多先進技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