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劉茂樹:未來五年石化行業 突圍轉型機會在哪里?
“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后,中國的化工行業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規劃提出,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綠色轉型實現積極發展。并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綠色化改造。
同時,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擴大輕工、紡織等優質產品供給,加快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完善綠色制造體系。
可以看出,轉型升級和綠色改造,將是未來中國石化行業最重要的主題。“石化和化工各細分行業在‘十四五’規劃中,一方面繼續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產能整合,另一方面通過清潔生產、綠色發展以及技術創新來實現產業價值鏈提升。”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劉茂樹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未來中國的石化行業仍然充滿機遇。
產能過剩只是表象
不久前,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中指出,2020年我國煉油總能力達8.9億噸/年。但是,目前中國每年的煉油實際加工不足7億噸/年,也就是說,每年有一億多噸的產能處于過剩狀態。
另據預測,按目前在建、已批準建設和規劃的項目測算,到2025年我國煉油能力將升至10.2億噸/年,成為煉油規模全球第一的國家。隨著煉油能力的巨幅攀升,產能過剩問題也愈演愈烈。
按目前過剩的煉油能力產出的成品油約5000萬噸左右,如果開足馬力這些成品油只能依靠出口消化掉。一方面如此大量的成品油出口,中國周邊國家無法消納;另一方面,作為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大舉出口成品油相當于將污染和能耗留在國內。
“同時,產能過剩之下,我國每年還需要大量地進口高端的化工品,這是中國石化行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一大痛點。”劉茂樹表示,“我們有很多的產能在今天沒有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沒有很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過剩產能亟需轉型或升級?!?/p>
近幾年,中國石化行業掀起了大型化的潮流。浙江石化、恒力石化等民營企業開始探索大型煉化一體化基地建設;殼牌、巴斯夫和埃克森美孚等國際石油巨頭在廣東紛紛投建各自的大型生產基地;“三桶油”也同樣在這一潮流中尋求轉型。
“中國的石化市場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市場,就算不出國門一樣是在國際上競爭。”劉茂樹認為,“從長遠發展看,各種資本搶灘中國大型一體化基地體現出對中國市場發展的信心?!?/p>
但另一方面,石化行業的高投資也帶來了許多挑戰?!按蠹倚枰逦卣J識到,這個市場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隨著這些大項目陸續落地,行業格局是會發生重大改變的?!彼f。
也是因此,那些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去思考未來的企業,在產能、技術和低碳方面沒有進行應有的轉型,他們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會在未來經受到巨大的沖擊和壓力。
“中國現在已經有了很多旗艦性的裝置,起到了很多示范的作用?!眲⒚瘶湔J為,“它們本身具備未來煉廠的要求,這樣的大型化產能已經占中國總產能20%左右,是一個能夠面向未來的產能。”
同時,在經歷全球化的疫情以后,許多產業的供應鏈從全球化逐漸轉向區域化,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將會催生出更多化工行業,特別是高端化工品的機會?!皬漠a業鏈的布局上看,每年大量進口高端化工品是不合理的?!眲⒚瘶浔硎?,“許多企業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對于轉型的迫切性非常高。”
未來五年,大型化、一體化、智能化以及綠色發展和清潔低碳發展,這些都是對石化行業提出的一些具體要求。在產業層面上,許多地方政府已經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實施方案,比如說像山東的地方煉廠,500萬噸以下的煉油企業,可能面臨關停的狀況。
存量市場極好的轉型時機
2020年9月底,中國對全世界承諾,將會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一表態被業界認為是中國向未來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之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四五”規劃中均有著重表述。
而面對石化行業,有不少人認為這是與安全、環保背道而馳的行業。但劉茂樹認為,在“碳中和”的推動進程中,傳統石化行業雖然會受到一定的沖擊,但是短中期看化石能源仍是能源結構中的主力,化工品仍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屬性。
“石化行業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中國乃至全球不可替代的基礎行業?!眲⒚瘶湔f,“特別是在我們石化新材料方面,短時間內還沒有看到其他的更好的解決方案?!?/p>
在“碳中和”轉型的要求之下,將帶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內化工行業新增產能審批將進一步趨嚴,現有產能企業將明顯獲益,國內化工龍頭稀缺性凸顯。也是因此,目前已經在大型煉化一體化基地方面進行布局的企業,其價值空間將在未來陸續釋放。
“對于存量市場,目前是一個非常好的轉型時機?!眲⒚瘶浔硎?,“目前許多化工品短期內處于相對緊俏的狀態,價格較高,企業也有更好的利潤空間,來進行新技術和改造方案的實施,也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機遇?!?/p>
除了地方政府的產能置換政策,目前在國家規劃的七大石化基地之外,汕頭、茂名等城市也正在進行自己的大石化基地布局。這些調整,結合化工企業自身的技術改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中國的石化產業布局。
在“十四五”規劃的指引之下,面對未來幾年中國石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問題,劉茂樹向記者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中國的石化企業需要進行技術創新。盡管聽上去相當傳統,但石化行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它的工藝路線特別長,對安全和環保的要求極高。
企業本身需要對技術創新高度重視,簡單思考進行粗放型的規劃,完全不能夠滿足未來的需求。特別是在未來發展高端化工品的趨勢下,需要更高更新的技術支撐。
其次,石化行業的轉型要用更好的智能化工具。“過去許多石化企業理解的智能化就是一個控制系統,或者使用一些應用軟件,這種理解其實比較片面。”劉茂樹認為,“智能化需要更高的層次看待,整體的企業層面上通過數據的分析來達到更好的商業的洞察,來做商業的決定?!?/p>
智能化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價格高頻次波動的國際原油和化工品市場上,利用大數據等手段進行商業決策,去面對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另一方面則是綠色發展和安全生產最重要的保障手段之一,解決運行過程中不必要的排放和安全風險。
最后,需要重視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和全球管理經驗的高端人才,和一些高端技術的研發人才?!耙粋€行業的轉型中,企業家們和管理人員在轉型過程中的實施方案決定了企業的成敗?!眲⒚瘶湔f。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