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棉花秸稈“變廢為寶”的最新研究
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遺傳改良創新團隊系統總結了棉花秸稈作為生物基材料的最新進展,提出了針對性轉化策略和經濟可行的實施方案,為棉花秸稈高值化利用和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指導和參考。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可再生與可持續能源評論》上。
2023年,我國棉花產量為561.8萬噸,按照谷草比為1∶5計算,2023年我國產生的棉秸稈量約為2800萬噸。然而,目前大多數棉花秸稈被直接還田或者焚燒,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棉花秸稈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這些組分可以轉化為生物基材料、化學品和生物燃料等高價值產品。但是,對棉花秸稈性質、棉花秸稈合成高價值產品所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鮮有研究,亟須提出棉花秸稈高值化利用新思路。”
該研究系統闡述了棉花秸稈的化學結構,系統總結了以棉花秸稈合成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學品和生物燃料三類高價值產品的研究進展。
此外,通過對比不同的轉化方法,研究人員提出了最優的棉花秸稈增值策略。例如,以棉花秸稈制造生物基板材、采用棉花秸稈皮制造纖維素材料、利用熱化學法轉化棉花秸稈合成生物燃料等。
不僅如此,該研究對不同轉化案例進行了經濟技術分析,提出采用多產品結合的方式提高棉花秸稈利用的經濟可行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