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印度棉農抱怨成本上漲打擊播種面積下降
棉花曾經被印度Akola地區農民視作“白色黃金”,但如今已然成為一種“強制性”作物。馬哈拉施特拉邦農民抱怨成本上漲,并對用工感到擔憂,棉農發現曾經的利潤已不復存在。
來自Akola的GaneshNanote在40英畝土地上種植超過15英畝皮棉。他表示,生產成本逐年上升,尤其是勞動力成本增加,使得農民幾乎無法種植這種作物。但我們沒有其他選擇,種植其他作物各自面臨自身的問題。農民不得不種植棉花,利潤不在。
今年印度各地棉花交易商擔心,棉花種植面積將下降10-15%,因低廉的棉價和低于預期的單產將迫使農民放棄種植棉花。這種轉變在印度北部尤為明顯,該地區農民已轉向種植水稻,而不是嘗試種植棉花,盡管政府宣布的最低支持價格(MSP)提升至每公擔7121盧比。SABC創始人BhagirathChoudhary稱,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于棉鈴蟲(PBW)侵擾,農業部必須著手提高農民的蟲害防控意識。”
印度一行業協會創始人PradeepJain稱,北馬哈拉施特拉邦棉花播種面積下降20%。農民沒有獲得預期的單產或價格。許多農民已轉向種植玉米(2384, -12.00, -0.50%)、豆類、其他作物。從全國范圍看,下一年度降幅可能在10%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