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洞察:縱觀全球棉花市場未來預期不容樂觀
從全球貿易流來看對國際棉價影響最大的是中國、美國和巴西,三個國家產量位居世界前四(印度產量雖大,但大部分產量是內銷,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不多)。其次中國是最大的進口消費市場,且進口量邊際變化大(孟加拉國、越南、巴基斯坦、土耳其進口不少,但每年進口消費量都比較穩定),美國和巴西共同競爭中國市場,三個國家的棉價相互影響。
2024/25年度中國、美國、巴西三大主產國均有較大幅度增產,疊加預期中國貿易關系惡化,中國進口需求可能大幅減少,但美巴對外出口訴求反而是要增加,這也導致這兩國供需關系并不樂觀,因此預計未來國際棉價是弱勢震蕩格局,如果有重大宏觀因素影響,如美國大幅對中國服裝進口加稅,則美棉價格還有大幅下跌的驅動。
預計美棉價格將圍繞71美分(美國成本)附近區間震蕩,下方支撐在65美分(巴西成本),上方壓力在77美分(中美巴綜合成本)。
國內市場展望:從供應端來看,預計2024/25年度全國棉花總產量約為635.5萬噸,同比上年度的587萬噸增加48.5萬噸;預計進口量為196萬噸,同比減少130萬噸。國內供應變寬松后,進口需要大幅減量。但由于主要產棉出口國美國和巴西都有較大幅度增產,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國際棉價重心可能向下,不利于國內棉價。從消費端來看,今年以來國內消費市場尚可,但出口市場不佳,整體消費是偏弱的。
按照目前的宏觀環境來看,明年消費很難有太大的起色,除非國內出臺較強的刺激措施。并且如果美國對我國服裝出口大幅加征關稅,消費端將會進一步惡化。
在2025年一季度以前,國內供應寬松且需求或難有起色,并且美國有加征關稅的預期,預計鄭棉價格弱勢運行,建議逢高做空。二季度后國內外開始對2025/26年度產量進行初步的定產,如果此時棉價處于低位,且出現減產預期等利好,則價格有可能出現中級反彈。另外需要重點關注宏觀因素的變化,國內是否會出臺重大的經濟刺激政策,以及特朗普正式就任總統后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變動,二者對于中國消費端的影響可能會非常大。
棉花市場回顧
2024年1-3月:1-3月美棉出口進度明顯加快推動美棉價格上漲。國內方面,因2023/24年度減產以及在外盤的帶動下,鄭棉價格震蕩上漲。
2024年4-8月:USDA預估美國2024/25年度產量同比大幅增加,美棉價格開始下行。國內方面,因外盤價格下跌,進口利潤明顯走擴,進口量同比大增,疊加下游需求持續疲軟,紡企原料和成品均累庫,鄭棉價格持續下跌。
2024年9-10月:國內進入“金九銀十”的旺季,紡織企業下游訂單整體有所好轉,紡企開機率環比提升,棉花去庫速度亦有所加快。另一方面,國內在9月底陸續出臺經濟刺激政策,股市和商品價格大漲,也推動了棉價上漲。
2024年11月:隨著市場看漲情緒逐步消退,鄭棉價格再度震蕩下跌。
國際市場展望
美國:
整體天氣條件良好,今年上半年美國棉花種植區整體天氣情況明顯好于去年,美棉優良率持續高于去年同期。種植面積明顯增加,據美國農業部(USDA)11月供需報告預估,2024/25年度美國棉花種植面積為3.49百萬公頃,同比上年度增加0.88百萬公頃,產量預估增18%。
截至11月15日,美國棉花累計加工量達到155.4萬噸,同比增25.6萬噸,加工進度約33.09%,同比增5.33個百分點。
按照目前USDA最新預估(11月),2024/25年度美國棉花產量為309萬噸,同比增47萬噸。
美國出口簽約進度明顯落后,截至11月14日2024/25年度美國棉花出口簽約總量為147萬噸,較前上年度同期減少28.7萬噸。累計簽約進度為59.77%,同比落后8.62個百分點,是自2017/18年度以來最低水平。
按照目前的出口簽約進度來看,未來美棉出口目標或有較大的下調空間。
美國出口裝運量也處于近年最低水平,據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本年度美棉出口裝運總量為47.7萬噸,同比減少6.3萬噸,簽約進度為30.89%。供需從短缺轉為過剩,且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據美國農業部(USDA)11月供需報告預估,2024/25年度美國棉花供應從上年度短缺30萬噸轉為過剩25萬噸;庫存消費比預計從21.23%上升至32.93%。
另外方面,因目前出口簽約進度遠落后于往年同期,未來出口量有下調的可能,供需平衡或進一步惡化。
巴西:
種植面積持續增加,產量增15%創新高,按照目前USDA最新預估(11月),2024/25年度巴西棉花種植面積為1.94百萬公頃,同比上年度增加0.28百萬公頃;棉花產量為366萬噸,同比增49萬噸。
巴西出口供應維持在歷史高位,按照目前USDA最新預估(11月),2024/25年度巴西268萬噸,接近上年度的270萬噸,出口供應維持在歷史高位。
巴西供應由小幅短缺轉為小幅過剩,按照目前USDA最新預估(11月),2024/25年度巴西供應過剩26萬噸,上年度短缺20萬噸;庫存消費比27.71%,較上年度增7.83個百分點。
印度:
產量預期小幅下降,按照目前USDA最新預估(11月),2024/25年度印度棉花種植面積為11.8百萬公頃,同比上年度減少0.9百萬公頃;棉花產量為523萬噸,同比減少48萬噸,或8.33%。
印度消費預期同比略增、凈出口國轉為凈進口國,據美國農業部(USDA)11月消費數據預估,2024/25年度印度棉花消費量為555萬噸,同比增加15萬噸。
據美國農業部(USDA)11月進口和出口數據預估,2024/25年度印度棉花進口量為50萬噸,同比增加29萬噸;出口量28萬噸,同比減少20萬噸。
印度供應小幅短缺,據美國農業部(USDA)11月供需報告預估,2024/25年度印度棉花期末庫存將從250萬噸減至203萬噸,庫存消費比預計從42.52%下降至34.7%。
全球:
供應消費雙減,小幅過剩,據美國農業部(USDA)11月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數據顯示,預計2024/25年度全球產量同比增加69萬噸至2530萬噸;消費量同比增加30萬噸至2509萬噸;供應從小幅短缺17萬噸轉為小幅過剩21萬噸;期末庫存同比增加25萬噸至1649萬噸。
全球庫存變化不大,據美國農業部(USDA)11月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數據顯示,預計2024/25年度全球期末庫存同比增加25萬噸至1649萬噸;庫存消費比小幅增加1.04個百分點至48.13%。
全球市場總結:美棉弱勢震蕩格局,關注宏觀因素驅動,從全球貿易流來看對國際棉價影響最大的是中國、美國和巴西,三個國家產量位居世界前四(印度產量雖大,但大部分產量是內銷,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不多)。
其次中國是最大的進口消費市場,且進口量邊際變化大(孟加拉國、越南、巴基斯坦、土耳其進口不少,但每年進口消費量都比較穩定),美國和巴西共同競爭中國市場,三個國家的棉價相互影響。2024/25年度中國、美國、巴西三大主產國均有較大幅度增產,疊加預期中國貿易關系惡化,中國進口需求可能大幅減少,但美巴對外出口訴求反而是要增加,這也導致這兩國供需關系并不樂觀,因此預計未來國際棉價是弱勢震蕩格局,如果有重大宏觀因素影響,如美國大幅對中國服裝進口加稅,美棉價格還有下跌的驅動。預計美棉價格將圍繞71美分(美國成本)附近區間震蕩,下方支撐在65美分(巴西成本),上方壓力在77美分(中美巴綜合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