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期間上海網購投訴1562件 服裝鞋帽居首
“雙十一”購物狂歡剛剛過去,隨著快遞員快馬加鞭地奔波,“剁手族”們斬獲的“戰利品”也陸續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快遞員有了喘口氣的空當,因為新一波快遞潮緊隨其后——退貨潮。根據新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網購七天無理由退貨”條款以及《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買家們或因商品質量差、商品與描述不符等理由,要求退換貨。記者從上海市消保委獲悉,11月11日至17日,上海市消保委共計受理網購投訴1562件,其中,涉及“雙十一”的投訴204件,同比均小幅下降。其中,服裝鞋帽、通訊產品、家用電器投訴量位居前三。
眾所周知,沒有任何時候能比“七天無理由退貨”新規出來后讓“剁手黨”們更開心的事情了,畢竟,以往網購退貨必須歷經坎坷,還得“三思而后行”,如今則是“想退就退”。這種變化源于法律在給消費者撐腰,也正是因為此種因素,導致消費者們網購量大增。
新規帶來新變革,那些靠虛擬彩頁、圖片來貼金招攬顧客的網店逐漸無立錐之地,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未來的出路,否則,如果一條路走到黑,那只能是“賠了郵費又折騰”,“打掉牙自己往肚子里咽”。
從這個角度來看,消費者有了“反悔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網購市場秩序的重建,倒逼電商規范經營、誠信經營。
同時,在這種瘋狂搶購和退貨的過程當中,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會越來越理性。試想,在網購過程中,一味地聽信商家廣告,而忽視了商品的實用性,當消費者從眼花繚亂的網絡平臺走出來,看到了現實中的貨品,才會覺得盲目花錢買了假貨或劣質產品,這時候出現退貨潮也在所難免。
據悉,雙“十一”前夕,市消保委曾重點布置應急預案、宣傳教育、訴求回應等相關工作。一是督促20余家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提前預估、自查和測壓,針對性地建立保障及應急方案,避免網絡癱瘓、虛假促銷、庫存不足、交付延期等情況;二是通過官網、公眾號等多渠道發布消費提示和披露,配合廣播、直播視頻等多形式引導科學理性消費,明確商家義務、普及維權常識、警惕網購陷阱;三是聯動各區消保委和市消保委電商、快遞等專業辦,暢通受理、分派、處理通道,及時回應訴求,妥善解決爭議。
據披露,雙“十一”期間,投訴主要呈現四大趨勢:
一是預售爭議集中。預售類促銷活動同比大幅增多,雖有利商家合理備貨、緩解壓力,但活動具體規則有待完善,商家履約意識還待增強。
二是商品需求旺盛。涉及商品類的訴求超8成,明顯高于全年網購平均水平。其中,涉及“iphone8”系列手機訂單遭取消或未按約發貨的投訴有11件。
三是退貨訴求降溫。商家拒不履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的爭議大幅減少,經營者依法退貨意識和消費者維權意識提升顯著。
四是物流時效提升。因延期交付而引發的投訴有所降低,大數據預測的精確化、配送體系的現代化、智能物流的普及化,較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網購體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