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節(jié)頭舌式鞋的設計
三節(jié)頭舌式鞋可以看成是
三節(jié)頭鞋的結構變形,也可以看成是松緊口后幫舌式鞋的變型。有了前包頭的設計基礎,有了松緊口后幫的設計經驗,把兩者結合起來,就完成了三節(jié)頭舌式鞋的設計。
1.成品圖
花
三節(jié)頭鞋相同。注意:在使用特超長楦時,由于放余量的加大,采用簡單的2/3比例已不適用。通過在《腳型•楦型•底部件》-書中的分析可知,自H點向前移動19%的腳長,就可以確定腳趾端點,由此點就可以確定前包頭的位置。設計仍然從前包頭開始。
2.結構設計圖
(1)前幫的設計見圖1-5-17。
自H點沿著前幫背中線方向前移腳長的19%定出小趾端點位置,由此卮上確定前包頭的位置V點。連接出背中線AoV1,設計前包頭的燕尾形曲線。
在OQ線上取OO'=25mm左右,定出取蹺中心位置。然后過O'點作VE垂線。作取蹺角,并且使∠V"O'V2=∠VO'V'。
連接V1V2線為前中幫的背中線,作V1V2線垂線并修整口門輪廓線。
鞋舌的長度取到E點,設計鞋舌的橢圓形輪廓線。
(2)后幫的設計在鞋舌長度的中點位置設計橡筋:24mmX15mm。在橡筋的下方開始設計后幫。
由于前中幫與后幫連成一體,所以自橡筋前下端順連到0’點,形成鞋口門。自橡筋后下端、經過P'點順連到Q點,為外懷鞋口線,作出鞋口的里外懷區(qū)別。
(3)橫擔的設計橫擔的設計方法同前,由于有打花孔作裝飾,需要設計出橫擔里。
(4)后包跟的設計按照常規(guī)設計出后包跟部件。
關于打花孔的操作,見圖1-3-17,在設計圖中需要找到打花孔的標記。其中大花孔中心的位置線距部件邊沿4. 5~5mm,每孔的中心間距7mm左右,制備基本樣板時再按標記打出花孔來。
(5)制取樣板制取樣板的方法不變,先制備劃線板.然后分別制取三種樣板。其中的中幫樣板比較特殊,見圖1-5-18。